【编者按】北京时间9月12日上午消息,跨政府组织环球隐私执行网络(Global Privacy Enforcement Network)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用户对隐私风险的焦虑与日俱增,但移动应用仍未向用户提供基本的隐私保护。
北京时间9月12日上午消息,跨政府组织环球隐私执行网络(Global Privacy Enforcement Network)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用户对隐私风险的焦虑与日俱增,但移动应用仍未向用户提供基本的隐私保护。
环球隐私执行网络在今年5月对1211款不同的应用展开了为期一周的测试,该组织的会员包含了19个国家的隐私监管机构,其中也包括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这是他们第二次在全球范围内评估应用隐私状况。
该报告发现,有60%的应用引发了隐私担忧,他们总共依据了三大标准:应用是否披露了个人信息的使用方式;是否要求用户放弃海量个人数据方可下载应用;隐私政策字号是否太小,在手机屏幕上难以阅读。
此次研究所涉及的应用中,共有30%属于第一类。这些应用没有提供任何的隐私信息。另有31%要求获得用户的设备ID、地理位置、联系人、日程表和通话记录等个人数据,而没有解释这些信息是否与应用功能有关,或为什么有关。还有43%的应用没有针对小屏幕优化隐私声明。
在索取个人数据的做法中,最常见的是索要用户的地理位置。有32%的应用要求用户披露地理位置方可下载。
该报告并未提及具体的应用名称,也没有透露这些应用的选取方式。
在美国,法律并没有强制手机应用包含隐私政策声明,对用户个人数据的使用方式进行阐述。但在本周的iPhone 6发布会上,苹果(101.43, 0.43, 0.43%)要求其平台中的所有的健康类应用都必须包含隐私政策。(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