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让国内油价出现“四连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家社会监测机构了解到,9月16日(下周二)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
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让国内油价出现“四连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家社会监测机构了解到,9月16日(下周二)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当前国内油价调整参考的原油变化率已经突破调价红线,预计未来国际油价将继续维持震荡走势,届时国内成品油将迎来六年来的首次“四连跌”。
自9月1日国内成品油下调以来,因国际原油供应充足、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以及美元汇率走强拖累,投资者情绪基本上保持看空状态,导致原油下跌态势不改。而中国海关周一发布的进口数据疲软,加重了市场对中国能源需求前景的担忧。全球充裕的供应状况持续压制欧洲基准油价下滑,布伦特原油期货四连跌后,9月9日跌穿100美元大关,收报99.16美元/桶,与9月1日相比,跌幅达3.53%,创下2013年4月18日以来近17个月新低。
受此拖累,原油变化率从正值跌入负值,并一直下探。北京时间9月10日为新机制执行后第37轮计价周期第6个工作日,中宇原油估价100.198美元/桶,原油变化率为-0.70%,对应下调幅度为50元/吨。而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为-0.90%,对应下调55元/吨。
“短期原油市场供过于求,且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面临经济放缓,拖累原油市场;近期随着原油精炼商将进入设备维护季,原油需求量可能更是雪上加霜,原油仍有下行趋势,新一轮成品油调价‘四连跌’出现的可能性极大。”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潘海萍表示。
虽有“四连跌”利空影响,但目前北方地区进入秋收时节,农业用油需求较大;部分地区开始升级过渡高标准油品;9月至11月份高桥石化以及中海油惠州大炼油等千万吨级别炼厂均有全厂检修计划,国内主营炼厂开工率将有所下滑;东北地区炼厂部分资源南调,加之开始准备生产置换负号油品,区内资源略显紧张。多重利好因素支撑下,中秋假期后,东北以及华东、华南部分市场逆市推涨柴油价格,“买涨不买跌”心态影响下,市场购销气氛逐渐活跃。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