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4日,市十四届人大十二次会议听取审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草案)》。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建议,将“体育”和“教育”两类场所类纳入室外全面禁止吸烟的范围。
24日,市十四届人大十二次会议听取审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草案)》。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建议,将“体育”和“教育”两类场所类纳入室外全面禁止吸烟的范围。同时,建议在室外排队等候队伍中规定禁止吸烟。
室外禁烟场所可设吸烟区
《条例(草案)》调整了禁止吸烟场所的范围,一是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其次部分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也禁止吸烟,这主要是一些人员密集、青少年集中活动的区域,包括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健身场所的训练比赛区和观众席,高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区,医疗卫生机构,风景名胜区、公园、游乐园等休闲场所等。
考虑到实际情况,允许体育、健身场所的训练比赛区和观众席,高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区,医疗卫生机构,风景名胜区、公园、游乐园等的室外区域设置吸烟区。
“体育”“教育”场所全面禁烟
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世超在作审议意见报告时介绍,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经过多次调研后建议进一步细化禁止吸烟场所的范围。《条例(草案)》规定在市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实行全面禁止吸烟,但规定的过于笼统,约束边界不够清晰、具体,不利于公众遵从和监督,也不利于有效执法。
因此,建议在《条例(草案)》中继续将“体育”和“教育”这两类场所纳入室外全面禁止吸烟的范围。孙世超表示,妇女儿童是最易受“二手烟”侵害的群体,更需要无烟环境的保护。建议将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妇幼保健机构”和“儿童医院”纳入室外全面禁止吸烟的范围。
增加在室外排队等候队伍中禁止吸烟的规定。室外排队等车、购物、办事等各种排队等候队伍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吸烟者在排队时吸烟,会给周围人群带来更大的烟草烟雾侵害。建议《条例(草案)》增加在排队等候队伍中禁止吸烟的相关内容,为公众抵制烟草烟雾侵害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