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部官员与全国12所知名重点中学校长在重庆巴川中学举行的中国新高中论坛上,论剑新高中课程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透露,正在酝酿的新高中课程改革将对高中学生进行二次分流。
教育部官员与全国12所知名重点中学校长在重庆巴川中学举行的中国新高中论坛上,论剑新高中课程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透露,正在酝酿的新高中课程改革将对高中学生进行二次分流,学生不再千军万马只朝高考一根独木桥上闯。
“现在第一版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争取今年把方案弄出来,明年各学科的标准出来,后年能够把各学科的教材出来。坚持多样化和选择性。”曹志祥透露,方案将试图在普通高中里区分出四类学生,满足他们不同的发展需要。
曹志祥认为,每个学生是有差异的,如果能做到有针对性,可能在高二上或者高二下实现分流。完成必修学分后,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别的课程。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可以学最难的数学,有艺术天分的孩子可以把艺术学到最好。“高中跟义务教育阶段不一样,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尊重选择,一次选择不够,两次选择,三次选择。不断选择,不断尝试,可能人生就是这样。”曹志祥说。
四类学生不同课程
第一类是只满足于高中毕业的学生。曹志祥说,尽管现在高考升学率已经比较高,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1000万余学生参加高考,可能最后考上700万,但还是有300万的学生考不上,他们当中很多人可能只满足于高中毕业。新课程方案里,会把现在普通高中要求必修的116个学分大约降至80-90分,涵盖高中生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完成学分就可以毕业。必修学分降低后,会让高中学生更容易毕业,让这类学生有更多时间发展其他兴趣和特长。
第二类是要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他们除完成必修课之外,还要根据自己对高考升学的期望,有目的地去选修相应高考科目课程,通过高考实现升学。
第三类是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曹志祥说,要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就要从这类学生中产生,课程上通过必修加选修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更多课程和更高发展平台。
第四类是升学目标主要瞄准国际高考的学生。曹志祥表示,新课程方案中也在考虑给这部分学生留一点空间。例如,全国有一大批普通高中包括民办学校都在做AP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新课程中要对这样的国外课程进行引导,满足这部分学生需求。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