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中国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日前,中国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获得“以房养老”政策试点的地区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地,试点期间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止。“红头文件”的指导意见消除了“以房养老”的部分疑虑,但有关房产估值等重要问题依然未有明确解释。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有关文件,“以房养老”保险产品的投保人应年满60周岁,且拥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老人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通过数据统计和精算,综合考虑房主的年龄、预期寿命、房产若干年后的价值等因素,定期发放给房主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处置所得在偿还保险公司已支付的养老保险相关费用后,剩余部分依然归法定继承人所有。这个指导意见的文件,把当初人们担心房屋抵偿后家属“没得分”的顾虑消除了。
不过,有专家认为这个“以房养老”的保险产品仍有诸多“未解之谜”。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胡波教授认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特别复杂,涉及房屋本身的维护与管理、房屋价值波动、通货膨胀与生活成本波动、利率波动、预期寿命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在保险技术可以处置的不确定性之外,在我国还有几个不确定性对该产品的未来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首先是房价的波动,如果未来房价上涨,消费者一方可能会觉得不划算,产品如何设计退保条款及退保价值的计算就成了难题;如果未来房价下跌,则对保险公司不利。其次,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房屋所有人对房屋所附着的土地只有70年使用权,70年到期后如何处理,尚未有明确说法,其中的不确定性对产品运营也会产生影响。此外,我国目前仍处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如果标的房屋未来涉及拆迁,相关问题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难题。在众多问题悬而未决之前,“以房养老”保险还是不宜匆忙上市。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