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8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8800个不同品牌的产品,这种现象有可能导致变相提价、误导消费者。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分组审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婴幼儿乳粉、转基因食品等成讨论热点。
128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8800个不同品牌的产品,这种现象有可能导致变相提价、误导消费者。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分组审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婴幼儿乳粉、转基因食品等成讨论热点。
婴幼儿乳粉
128乳企生产8800个品牌
对于婴幼儿乳粉市场存在的乱象,草案规定,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冯长根委员说,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是指企业使用同一种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配方,生产的产品使用多个品牌。
他说,据调查,我国128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了8800个不同品牌的产品,个别企业的品牌多达600种,但配方远没有这么多种。企业多设品牌,目的是划分销售的区域,防止串货,但也为变相提价、误导消费提供了便利条件。
冯长根介绍,欧盟、美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配方应当经主管部门审批,不得随意改变。为了严格配方管理,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应当备案,并禁止使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产品。
陈喜庆委员认为,除了婴幼儿乳粉,法律还应该规定,其他婴幼儿食品也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的方式生产。
非法制售
食品加毒最高拟罚30倍
根据草案,对涉及为非法经营者、制造者提供场地的,罚款金额为5万元以上10万以下。黄润秋委员说,罚款应该与违法所得挂钩,因为有些制假工厂场地很大,场地的提供者获益非常大,只罚几万块钱惩戒力度不够。
草案规定,食品中添加有毒物质,最高罚款额可达货值的30倍。侯义斌委员建议,应该把修订草案法律责任中的经济处罚力度再提高一倍,将“重典治乱”首先体现在经济责任上。
转基因食品
委员建议包装上应注明
转基因食品,昨日也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王佐书委员说,对转基因食品以及食品中的某些材料含有转基因的成分,法律应该明确,应在食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
陈国令委员建议,修法过程中应重视回答时代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比如网络食品销售、转基因食品等问题。“转基因食品是老百姓现在最关心的问题,社会上存在争议。如何对待转基因问题,国家要有态度,并且告诉老百姓。”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