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就读于宁波鄞州区俞家小学四年级的梁茜雅家里有一个书柜,摆满她喜欢的图书,其中《绿山墙的安妮》、《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亲爱的汉修先生》、《格列佛游记》等国外读物占了半壁江山。
就读于宁波鄞州区俞家小学四年级的梁茜雅家里有一个书柜,摆满她喜欢的图书,其中《绿山墙的安妮》、《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亲爱的汉修先生》、《格列佛游记》等国外读物占了半壁江山。据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2013年至今的借阅档案显示,幼儿借阅排在前20名的均为国外读本,国外读物在我们的少儿读物中“唱起了主角”。
近年来我国的少儿读物市场比较繁荣,市场需求量也较大。但在受读者欢迎的程度上,国产少儿读物为何就不敌国外读物,让“洋书”成了绝对的主角?
这需要从国产读物自身找原因。一些国产少儿读物成了家长们眼中的“毒物”—充斥着恐怖、暴力、凶杀、色情等内容,低俗化倾向明显。即使不低俗,也可能没有多少有分量的实质内容,孩子大略翻一会儿可以,让家长花钱买回家供孩子细读,则要好好思量;一些国产少儿读物内容陈旧、主题沉重,强调教化作用而偏重于说教,缺少阅读趣味,难以吸引喜欢新鲜的少儿。
反观“洋书”,大多数让孩子们觉得“有想象力”、“有神秘感”、“十分幽默”等。就连国外绘本故事书,也让一些中国家长觉得“都是作者经过生活、学习的沉淀总结出来的,而且他们的绘画都非常贴近故事,色彩、线条、情节等比较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
眼看着我们的少儿对哈利·波特津津乐道,却不知道“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中国神话,我们能心甘吗?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喝“洋奶”长大的中国孩子不能没有中国文化的滋养。本土文化的缺席,会让我们的孩子严重偏食,影响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