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昨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国家认监委5月8日更新的进口婴幼儿配方乳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中,原本名列其中的恒天然却突然消失。
自5月1日中国实施对进口乳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以来,国家认监委发布的认证企业名单备受关注。昨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国家认监委5月8日更新的进口婴幼儿配方乳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中,原本名列其中的恒天然却突然消失。对此,恒天然方面回应称,公司并非遭到除名,只是因生产产品分类不同而将这家企业转至其他名录之下,系为乌龙。
北京商报记者比对注册名单发现,有三家企业此前入围但本次突然消失,其中名为Fonterra Limited的,为恒天然旗下位于新西兰怀托阿的一家工厂。对此,恒天然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该工厂因生产的产品为婴幼儿配方乳品原料(即基粉),而非婴幼儿配方乳品终端产品,因此将该工厂的名称从婴幼儿配方乳品生产企业名单转移至一般乳制品生产企业名单。恒天然的基粉产品不受影响,仍可以出口中国,用于在华销售的婴幼儿配方乳品生产。国家认监委随后也予以证实,称同Fonterra Limited一样,在最新公布的企业名单中消失的还有西部乳业和嘉田两家新西兰企业,为相同原因做出了名单调整。
在经历了去年的肉毒杆菌乌龙事件、奶罐车混入砂石和大肠杆菌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后,恒天然在华地位屡屡受挫,此次再遭乌龙“除名”,不禁让人揣测,或许与上述食品安全事件有关。
对此,恒天然方面回应,旗下在新西兰的生产企业均已获得了中国主管机构颁发的婴幼儿配方乳品境外生产企业和乳品生产企业注册资格。在婴幼儿配方乳品名单中,恒天然旗下另一工厂也已获准通过。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