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认监委发布的“进口婴幼儿奶粉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被有些业内人士认为是对进口OEM奶粉生产企业的洗白。
进口与国产奶价差大大缩小,本土乳业巨头也转投进口牛奶市场大战
日前认监委发布的“进口婴幼儿奶粉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被有些业内人士认为是对进口OEM奶粉生产企业的洗白。并认为国产奶粉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日子将更加艰难。
问题还不仅是奶粉,眼下连液态奶也将面临很多国外企业的挑战。此前一号店推出进口牛奶促销活动,短时间内就被一抢而光,连伊利等国内厂商阵营也推出了进口液态奶业新业务,2003年帕尔玛拉特等国外乳企败走中国之后,进口牛奶又在国内红火起来。
去年液态奶进口增长超九成
进口液态奶不同奶粉,运输不便影响其进军中国市场。然而今年3月中旬,一号店启动进口牛奶大促销活动,结果惊人。仅仅用了不到53分钟,全部30个集装箱进口牛奶被一抢而空,其竞争对手我买网在同一时期也展开类似的促销活动,结果好沃德和爱氏晨曦等品牌的进口牛奶在促销当天的销售额是平常的6-7倍。
从宏观的数据来看,进口液态奶增长迅猛。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3年全年液态奶进口19.5万吨,同比增加91.6%,进口额为2 .7亿美元,同比增加91 .2%。值得注意的是,液态奶就进口量和进口额的增长率,都高居乳制品品类第一位,这几年全国上下都关注的奶粉其进口量与进口额的增长为49.2%和89.0%。此外,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口液态奶3 .5 1万吨,同比增长24.38%,从进口来源国来看,进口量前4位的国家是德国、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其中来自欧盟的进口量1.95万吨,占全国总进口的59.26%。
南都记者在广州各大超市看到,货架上已经有不少进口牛奶的身影,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新西兰以及欧洲国家,偶尔可以见到来自美国或阿根廷的液态奶,此外,在三四线城市的商超,进口液态奶也开始涉足其中,南都记者在广东某三线城市的沃尔玛超市,就看到数种来自新西兰、丹麦以及德国的进口液态奶,品牌数在10个左右。
“当年帕尔玛拉特因为国内的液态奶市场竞争惨烈而退出中国,但是现在全进口品牌在液态奶领域卷土重来。”咨询机构普天盛道董事长雷永军表示,“在尤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这些城市更加明显,大概在2003年的时候,中国几乎无论是市场、精品超市,还是我们看到的普通超市、便利店等,几乎看不到国外的液态奶在货架上,但是今天我们去超市,尤其我之前的调研,发现最少有20多个品牌。”
品利(上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利”)市场部经理段鹏对南都记者透露,“近几年,进口牛奶的销量增长每年都在60%以上。”品利已经做了20年进口牛奶的代理,目前已经开始转做自有品牌。
雷永军认为,“在市场调研中,我相信液态奶的中高端市场未来外资品牌进入还会进一步增加。现在的几十个品牌还主要是贸易公司操作,还没有大的企业进入。在今年大概4、5月份普天盛道做过一次论证,就是有一家企业委托我们,说美国的常温奶如果进入中国,在中国大概用三到五年时间可以做多大的市场?我们调研结果做出了一个50到100亿的预测。这与中国消费者本身无论从奶粉和液态奶对外资品牌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核心还在于我们前面提到的诚信问题。最值得强调的是,已经有企业对液态奶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有战略思考。”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