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高中课程改革要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相结合,即以共同必修内容为主体,突出基础性,同时反映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要以课程多样化来推动高中教育多样性,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
“高中课程改革要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相结合,即以共同必修内容为主体,突出基础性,同时反映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要以课程多样化来推动高中教育多样性,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日前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上表示。
谈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时,刘利民指出,要按照教育规律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科学设计课程结构与内容,合理调整课程容量和难度,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应性。要优化课程结构,把课程分为共同必修、选择性必修和自主选修三类,适当减少共同必修,增加选择性必修和自主选修,并且细化选择性必修的系列与层次结构,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他提出,新的课程方案既要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要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既要给优质学校增加校本课程的比例,使其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又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指导与帮助,使其能够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基本课程。
他表示,目前在高考制度改革和中学课程改革的衔接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脱节,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的现象依然严重,这样的状况必须改变,我们要积极寻找考试制度改革和中学课程改革的最佳结合点。
本届中学校长大会以“中国中学的课程与评价制度改革”为主题,旨在总结和探讨我国中学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尤其是课程与评价制度改革中获得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