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在“钢之家”主办的“第十届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国内钢铁业整体亏损23亿元,其中钢铁主业亏损41亿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在“钢之家”主办的“第十届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国内钢铁业整体亏损23亿元,其中钢铁主业亏损41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整体亏损意味着钢铁业进入真正的严冬,未来将有一批钢厂陆续退出这个行业。
据王晓齐介绍,2013年国内钢铁业实现利润229亿元,其中投资收益178亿元,钢铁主业盈利51亿元。今年前两个月钢铁主业亏损47亿元,三月份虽略有好转,但无力扭转大局。反映在A股上,韶钢松山一季度预亏逾3亿元,华菱钢铁预亏1.1亿元以上。
“真实的亏损情况,可能比财报上严重。”南京钢铁董事长杨思明指出,很多钢厂在报表处理上采取变通措施,如不同程度地延长折旧年限。目前,钢厂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在60%以上),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开始出现。
杨思明表示,导致钢铁业陷入困境的,除了产能过剩和需求不振外,银行和政府的态度也是重要原因。“不少银行收紧对钢铁业的贷款,有的收了10%以上。地方政府原来关心GDP,现在关心PM2.5,对发展钢铁业从扶持转为限制,在环保、土地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行业的感觉是,已经从‘钢铁元帅’变成‘过街老鼠’。”
王晓齐表示,困境恰恰是倒逼行业调整的契机,有三个好的苗头已经出现。一是借国企改革之机,不少大型钢厂如宝钢、鞍钢等,纷纷出台改革方案以控制生产成本。二是盲目扩张的势头得到抑制,基本没有钢厂新上项目或扩大产能。三是更加注重优势品种和质量,一些民营钢厂纷纷组建研发中心。
对于社会关心的环保问题,钢铁企业正在积极解决。“特别是对于大城市附近的钢厂,污染物排放必须优于国家标准才能生存下去。”杨思明表示,南钢目前的环保运营成本近80元/吨,未来5年还将投资20亿元用于技改,使环保运营成本提高到90—100元/吨。“我国钢厂的环保成本差异非常大,低的只有10—20元/吨,高的达到140—150元/吨,整体提升空间可观。”
“钢之家”总经理吴文章表示,在钢铁行业调整的过程中,社会要有一定的宽容度。“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的能耗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不能视为污染的主要来源。”王晓齐指出,政府在钢铁业调整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像工信部连续公布了两批符合钢铁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社会反响非常好。那些没有纳入名单的钢厂,今后在股市融资和银行贷款时都会受到市场的自发限制。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