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所谓长寿剧,是指超长版电视剧,以每年一季(部)的节奏播出、故事具有连贯性并连续3年以上的电视剧便可称为长寿剧。
所谓长寿剧,是指超长版电视剧,以每年一季(部)的节奏播出、故事具有连贯性并连续3年以上的电视剧便可称为长寿剧。比如英剧《神秘博士》从1963年播出至今,一共播了800多集,还没有要结束的意思;日剧《冷暖人间》自1990年起开播,一直到2010年播出第10部才落幕;美国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老友记》则从1994年播到2004年终结,长达10年。《我爱我家》是内地的首部长寿剧,共120集,而《武林外传》虽然长达80集,但因其为一次性播出,因此不能算做长寿剧。
日前网上出炉的一份内地长寿剧品牌市值排行榜中,7部共304集的《乡村爱情》以3亿元市值名列榜首,3部共240集的《娘家的故事》以2.5亿元排在亚军,4部共261集的《隋唐英雄》以2.3亿元位列第三,《活佛济公》《爱情公寓》《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我爱我家》《家有儿女》等剧依次上榜,收尾榜单的《少年包青天》也有1亿元市值。榜单一出,引来不少观众热议。就“长寿剧市值过亿”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长寿剧两大优势
记者了解到,这份榜单中的长寿剧品牌市值是根据剧集总长度、收视率、卖片价格、主演阵容、社会影响力综合评估而来,榜单是否高估了这些长寿剧的市值?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长寿剧的关键在于品牌受到观众和电视台的认可,能赚钱的项目才会连续投产开拍。”长寿剧只要首部打响名头,越到后面,品牌越发成熟,电视台也愿意出高价来购买后续作品,购片价甚至会翻番。长寿剧市场价值高的关键因素在于通过作品集数累积的品牌效应。此外,长寿剧集数多也是一大优势,电视台播出电视剧寻求一种稳定性和持续性,只要有收视基础,越长的剧集越能获得收视惯性。体现长寿剧的市场价值最直观的就是收视率指标。以《娘家的故事》为例,该剧从2009年第一部诞生起就紧紧抓住了内地主流电视剧观众的兴趣点,《倾世皇妃》《美人心计》等剧的出品人张珺涵告诉记者:“不应该轻视长寿剧里的‘婆婆妈妈’,老百姓能看下去,最重要的是细节真实。”
观众收视习惯制约发展
在海外,长寿剧是非常受观众青睐的,比如英剧《神秘博士》从上世纪60年代播到现在还没结束,而最早的内地长寿剧要算系列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此后,让主演杨紫和张一山从小毛孩变成少男少女的《家有儿女》以及《闲人马大姐》《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乡村爱情》《爱情公寓》等也是内地长寿剧的典型代表。但相比海外市场,内地长寿剧的发展并不成熟。内地观众仍以突击观看电视剧的习惯为主,长寿剧的超长“待机”模式并不是特别符合国内观众的胃口,更不用说长寿剧长远的规划和大量的制作投入,因此半路夭折的可能性更大。比如2005年的《天地真情》本计划拍360集,宣传攻势也很猛,但收视惨淡,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美国的热门剧是周播的,一周一集,使创作团队有足够时间观察观众反馈;英剧一年仅播出一季,这样的“超长待机”时间能让媒体和观众充分讨论人物和故事走向,也给创作团队充足时间精心制作。但是在内地电视剧市场,如果长时间准备的电视剧最后并不为市场接受,浪费的钱谁来买单?制作方不敢、市场不愿意、电视台更不会为这样的“事故”担负责任。“内地观众习惯一次性把一部戏看完,所以内地电视台也习惯一天播出多集,这已经成了收视习惯。”香港金牌编剧陈宝华告诉记者,“内地长寿剧不多,与内地演员和市场普遍不重视有关,其实长寿剧是很抓观众的,我觉得从业者的观念应该逐渐转变。”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