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乡爱"市值3亿 内地长寿剧遇"超长待机"瓶颈

2014-04-09 16:56:08 |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者按】所谓长寿剧,是指超长版电视剧,以每年一季(部)的节奏播出、故事具有连贯性并连续3年以上的电视剧便可称为长寿剧。

  所谓长寿剧,是指超长版电视剧,以每年一季(部)的节奏播出、故事具有连贯性并连续3年以上的电视剧便可称为长寿剧。比如英剧《神秘博士》从1963年播出至今,一共播了800多集,还没有要结束的意思;日剧《冷暖人间》自1990年起开播,一直到2010年播出第10部才落幕;美国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老友记》则从1994年播到2004年终结,长达10年。《我爱我家》是内地的首部长寿剧,共120集,而《武林外传》虽然长达80集,但因其为一次性播出,因此不能算做长寿剧。

  日前网上出炉的一份内地长寿剧品牌市值排行榜中,7部共304集的《乡村爱情》以3亿元市值名列榜首,3部共240集的《娘家的故事》以2.5亿元排在亚军,4部共261集的《隋唐英雄》以2.3亿元位列第三,《活佛济公》《爱情公寓》《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我爱我家》《家有儿女》等剧依次上榜,收尾榜单的《少年包青天》也有1亿元市值。榜单一出,引来不少观众热议。就“长寿剧市值过亿”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长寿剧两大优势

  记者了解到,这份榜单中的长寿剧品牌市值是根据剧集总长度、收视率、卖片价格、主演阵容、社会影响力综合评估而来,榜单是否高估了这些长寿剧的市值?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长寿剧的关键在于品牌受到观众和电视台的认可,能赚钱的项目才会连续投产开拍。”长寿剧只要首部打响名头,越到后面,品牌越发成熟,电视台也愿意出高价来购买后续作品,购片价甚至会翻番。长寿剧市场价值高的关键因素在于通过作品集数累积的品牌效应。此外,长寿剧集数多也是一大优势,电视台播出电视剧寻求一种稳定性和持续性,只要有收视基础,越长的剧集越能获得收视惯性。体现长寿剧的市场价值最直观的就是收视率指标。以《娘家的故事》为例,该剧从2009年第一部诞生起就紧紧抓住了内地主流电视剧观众的兴趣点,《倾世皇妃》《美人心计》等剧的出品人张珺涵告诉记者:“不应该轻视长寿剧里的‘婆婆妈妈’,老百姓能看下去,最重要的是细节真实。”

  观众收视习惯制约发展

  在海外,长寿剧是非常受观众青睐的,比如英剧《神秘博士》从上世纪60年代播到现在还没结束,而最早的内地长寿剧要算系列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此后,让主演杨紫和张一山从小毛孩变成少男少女的《家有儿女》以及《闲人马大姐》《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乡村爱情》《爱情公寓》等也是内地长寿剧的典型代表。但相比海外市场,内地长寿剧的发展并不成熟。内地观众仍以突击观看电视剧的习惯为主,长寿剧的超长“待机”模式并不是特别符合国内观众的胃口,更不用说长寿剧长远的规划和大量的制作投入,因此半路夭折的可能性更大。比如2005年的《天地真情》本计划拍360集,宣传攻势也很猛,但收视惨淡,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美国的热门剧是周播的,一周一集,使创作团队有足够时间观察观众反馈;英剧一年仅播出一季,这样的“超长待机”时间能让媒体和观众充分讨论人物和故事走向,也给创作团队充足时间精心制作。但是在内地电视剧市场,如果长时间准备的电视剧最后并不为市场接受,浪费的钱谁来买单?制作方不敢、市场不愿意、电视台更不会为这样的“事故”担负责任。“内地观众习惯一次性把一部戏看完,所以内地电视台也习惯一天播出多集,这已经成了收视习惯。”香港金牌编剧陈宝华告诉记者,“内地长寿剧不多,与内地演员和市场普遍不重视有关,其实长寿剧是很抓观众的,我觉得从业者的观念应该逐渐转变。”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