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海近段时间雾霾频发,各类标榜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卖得异常火爆。市场上销售的一些自诩“防护PM2 5”、“隔离粉尘”、“防霾”的口罩,是否真的有奇效?
上海近段时间雾霾频发,各类标榜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卖得异常火爆。市场上销售的一些自诩“防护PM2.5”、“隔离粉尘”、“防霾”的口罩,是否真的有奇效?上海市质监局日前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被检测的38批次口罩产品中,有24批次过滤效率实测值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90%最低要求。
24批次抽检口罩不合格
上海市质监局日前对全市生产、销售(含网络销售)的标称具有“PM2.5防护”、“隔离粉尘”、“防霾”等功能的口罩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检测,共采集样品38批次,覆盖全市生产、销售的主要品牌。检测员按照《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等国家标准,对口罩的标识、过滤效率、微生物指标、纺织品安全技术要求等项目进行了风险检测。
口罩过滤效率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口罩对空气中颗粒物滤除的百分数,过滤效率的高低反映口罩防颗粒物的效果好坏。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口罩至少要过滤90%以上相关污染物。
在上海市此次检测试验中,24批次口罩的过滤效率实测值低于标准规定的90%最低要求;一批次口罩低于95%的要求;21批次未标注滤料等级;6批次未标注产品的执行标准。在过滤效率较低的产品中,不少口罩的过滤效率实测值低得惊人,如某款普通涤纶防尘口罩的测试结果显示为“0”。
部分口罩可能导致皮肤病
记者了解到,棉布制成的口罩应考虑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要求,其中,甲醛是一种印染助剂,在产品使用中,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如果超标,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可能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人体皮肤一般呈弱酸性,以抵御外界病菌的侵入,如果口罩面料中的酸碱含量超标,会破坏人体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并使皮肤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是指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即人们常说的“禁用偶氮染料”,可能存在于有颜色的纺织品中,被人体吸收后,容易引发疾病。
有专家称,以上这几类类口罩戴上后,不但起不到防护雾霾的效果,而且有可能一不小心染上皮肤病。
根据报告显示,本次检测的38批次口罩,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和真菌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均未超标。但在13批次棉布、纱布等纺织品面料口罩中,6批次面料或里料的pH实测值超过标准规定值;甲醛含量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指标均未超标。
选购口罩应注意产品信息
目前,此次相关风险检测结果已被告知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及其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督促企业规范生产,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改进工艺,降低或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同时,上海市质监局已组织召开口罩产品质量分析会,邀请技术专家对产品风险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完善生产工艺、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承担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同时,将口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报告有关部门,建议尽快出台相关国家标准。
上海市质监局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口罩的防护种类。在选用及使用口罩时,应注意口罩包装完好,并有产品合格证明、性能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在选择口罩时,建议消费者进行试戴,佩戴过程应符合产品明示的步骤要求。同时,建议口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如有不适,应远离污染源,摘下口罩。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