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内付费已经是现在游戏行业内非常普遍的一种商业模式,但这一模式可能面临一场不小的风波。据英国METRO报道,欧洲委员会(以下简称EU)目前正就内付费模式游戏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误解展开讨论。
内付费已经是现在游戏行业内非常普遍的一种商业模式,但这一模式可能面临一场不小的风波。据英国METRO报道,欧洲委员会(以下简称EU)目前正就内付费模式游戏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误解展开讨论。
在欧洲,越来越多消费者抱怨称,他们玩F2P游戏时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游戏内付费道具。之前消费者保护机构和欧委会发布了一张清单,列举了IAP可能造成玩家无意识进行消费的原因,其中“误导性广告”位于此单榜首。而事实上,德国已经率先喊停了多个在线游戏的广告。
EU成员表示,“如果游戏出现“免费”这个词(或者其它类似词语),那么这款游戏应该要完全免费。换句话说,游戏内不含任何IAP,即便是IAP选项也不能出现。” 而包含游戏内广告在内的多种内付费项目的游戏显然不符合EU这一定义,而他们目前正在讨论是否要全面禁止内付费游戏自称免费的行为。
“我们要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消费者,尤其是儿童,防止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不必要的游戏IAP消费。”消费者政策委员Neven Mimica谈到,“目前,国家执法部门和欧委会正在和业内一些企业讨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消费者们在经济上受到侵害,另外F2P游戏市场的未来发展和信誉度也将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解决方法。”
在游戏界,“免费”这个词已经和“道具收费”划上了等号,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常识”,但遗憾的是,这一点似乎并没有渗透到消费者中去,其中最为突出的未成年人未经家长同意而产生高额花销的问题在美国、日本等地也多有发生;但遗憾的是,即便游戏厂商和游戏平台在产品上做了相应的标注,仍然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GameLook认为,如果EU这一杆子真的打下去的话,最受波及的必然是手游行业。内付费是目前手游行业中最为常见的运营模式,以“免费”下载的方式吸引到大量用户群体,引导用户在其中消费让不少厂家都赚的钵满盆满。在现行的分类下,一旦摘了这顶帽子,且不说后续玩家的付费率能否得以保障,光是吸引新用户可能都会成为问题。但亡羊补牢的措施也不是没有,比如重新界定游戏付费类型,将内付费游戏独立出来等等。
不过归根到底,防止未成年人不必要的消费才是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在这一问题上,不仅是美国、日本或欧洲,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国内手游行业同样将会面临这一问题。在国内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之前,如何妥善处理、解决这一矛盾,将是国内游戏厂商和游戏平台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