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6日消息,国美针对即将到来的3 15揭露了商家存在的低价产品无货、虚构原价、限量发售等“伪低价”现象。
3月6日消息,国美针对即将到来的3.15揭露了商家存在的低价产品无货、虚构原价、限量发售等“伪低价”现象。国美副总裁李俊涛认为,从目前来看,电商业务模式存在高成本、低利润、亏损的缺陷,这才使多数电商妄图通过做“低价文章”吸引关注。事实上,电子商务成本结构比线下实体店要高。
国美总裁王俊洲表示,“线上一定便宜”主要是基于一些看得见、想得到的成本因素,譬如线下门店需要门面租金、门店管理维护,以及众多销售人员的开支,而这些在线上渠道基本没有。而把各项成本摊开以后,会发现,物流和采购成本,线上都比线下大得多。
线下成本不比线上高?
国美透露,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家都在11%-13%左右的运营成本,从成本结构分析,一般电子商务网站,物流成本占5%-6%,地面店物流成本占比不到1%。而采购规模决定了线下实体店,国美、苏宁物流成本支撑1000亿的销售规模,采购成本平均低于电商4%。
从技术管理费用率来看,线上约为2.5%,而线下渠道适销对路的产品普遍要多于线上,这些可迅速扩大销售规模的商品能有效提高零售企业的资金周转率、降低仓储、物流等成本。同时经对电商广告成本进行测算,目前电商的广告和流量的成本约为4%,而线下实体店的广告营销成本约为1.5%。线上人工成本为4.5%,线下的人工成本约为3.5%。
国美认为,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线上成本低是一个误区。目前门店平均综合毛利在18%左右,经营费用率在13%左右,净利润率在4%左右;而电商的平均综合毛利在7%左右,经营费用率在17%左右,净利润率在-8%左右,所以电商的经营成本高于线下的经营成本,导致长期的亏损。
伪低价现象严重
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统计,虚标原价是电商促销期间经常出现的投诉问题。
其中有价无货也是最为常见的欺诈手法。部分电商在举行特惠活动或出售特惠商品吸引人气时往往存在“超卖”现象,事后常以“供应商缺货”或“销量上升太快,库存预警未能跟上”等理由单方面取消订单,使消费者购物最终无法如愿。
而火爆的“电商大战”也是价格问题的集中体现。看似热火朝天的价格战,促销力度远远没有达到消费者预期,在电商价格战中,很多打折的商品存在“有货提价,降价无货”的现象。消费者称购买商品后出现服务下降,安装乱收费等现象。
国美表示在3.15期间实行价格促销不限量前提的最低价,杜绝限量、秒杀的等行业乱象。并在卖场开放了比价系统,让消费者能方便价格的查询。
此外,国美将推行“全民直击真低价”活动,并推出三大承诺。第一,价保五一,差价双倍返还;第二,不限量真低价,约定期内缺货赔偿300元;第三,欢迎消费者比价、同行跟价、社会监督。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