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艺术品以前从来不是商品,而是部分小众的雅玩。即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艺术品出口换取外汇,也只是少数几位艺术家,此外在国内并没有形成市场。
艺术品以前从来不是商品,而是部分小众的雅玩。即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艺术品出口换取外汇,也只是少数几位艺术家,此外在国内并没有形成市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拍卖市场形成后,艺术品开始作为商品推向市场。而艺术品的生产者———艺术家,也成为一个资源了。商家正是在利用这个资源去赚钱。
商家需求其实也正迎合了部分艺术家,毕竟艺术家要生存,主动配合也好,积极迎合也罢,艺术家迅速与市场接轨,拥抱市场。
还有一个特殊的市场现象,或曰中国特殊的艺术品市场文化———官本位。在艺术界有个行政职务,市场价码立刻提升。其实这也是礼品市场的直接后果。“雅贿”是艺术品市场尤其书画市场的一个重要产品走向。对艺术品缺乏认知的众多以送礼为指向的“消费者”,并非专业买家,无法判断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作者的“官名”就成为重要判断标准,从而导致市场价位的“官本位”。
这样的定价机制,对众多潜心创作的艺术家不能不说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冲击。
有名头的书画家,销路不成问题,荷包鼓了,艺术生命也毁了。急切,是当下的通病。创作者急,经营者急,艺术消费也着急。
画廊代理了艺术家,急切变现,几家画廊联手,出大资金买断一个艺术家,联手炒作,赚一把就走。完全不顾后期市场,找到接盘的人就行。这种市场操作行为,与艺术家无关,完全是经营者在搞。
艺术品不是这么个玩法。艺术品投资要做长线,十年二十年,留得住,耐得下性子,才是大藏家、大玩家的路数。而市场本身也需要细心呵护、培育。艺术家的创作有个成长过程,市场认知度渐渐提升,市场表现,作品价位也有个时间积累,逐渐调整,走到理想价位有个过程,培育的过程,成长的过程。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