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4日下午,武汉“百年老照片”回归巡展暨复兴大武汉城市建设发展高峰论坛,在东湖之滨的楚天传媒大厦举行。
巡展暨城市建设高峰论坛昨举行
5月14日下午,武汉“百年老照片”回归巡展暨复兴大武汉城市建设发展高峰论坛,在东湖之滨的楚天传媒大厦举行。来自省内文化界、艺术界和城市规划建设界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分享武汉百年荣光,并就大武汉城市复兴和发展做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此次论坛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金报、中森华集团共同主办。
专家呼吁再现通济门 把武汉的文化找回来
昨日揭幕的“百年老照片”回归巡展,本次回购照片约80余幅,而参展的老武汉的珍贵图像有40余幅,其中包含了极少数老武昌照片。这些作品是一百年前一位英国商人用相机记录的1893-1898年的老武汉,镜头对准了普通平民百姓,详实记录了当时武汉人的服饰、生活习惯、生存状态和城市建筑影像,极具收藏和本土研究价值,也是中国摄影史重要的物件佐证。 论坛中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建议2013武汉园博会体现老汉口文化,再现极具代表性的通济门。他指出汉口在历史上仅只有一堵长长的城墙和九座城门,其中一座水门和两座便门,其余六门从上至下分别是玉带门、居仁门、由义门、循礼门、大智门和通济门,在太平天国运动后为了防止匪乱和水患而建成,现在这些城楼已经消失,但地名大多已保留下来,而本次回购的照片中正好有当年的通济门的影像,重现通济门有了新的契机。
保护武汉老建筑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一部
近年来,中部崛起战略、“两型社会”建设、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三项国家战略相继落户武汉,“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的建设号角也已经吹响。而在宜居武汉的建设过程中,城市的精神、文化和影响力的软支持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老照片勾起的不仅是世人探究武汉百年前历史的兴趣,也是回顾大武汉历史荣光。
昨日地产龙头企业万科、华润、福星惠誉、广电等企业在分享了推动城市区域发展、提升区域价值,以及城中村子改造的经验同时,也提到了武汉历史文化的传承。主办方之一中森华集团郑巨云主席提到了尊重历史、传承文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的新理念,他表示在武汉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武汉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需要保护,希望熟悉研究武汉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参与能积极参与到旧城改造的计划中来.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