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之争乱了市场苦了乘客

2014-02-19 17:30:21 | 作者: 来源:网易新闻

【编者按】“快的打车”“嘀嘀打车”之战,是“虱子争猪”式的恶性竞争,由支付宝和微信“打架”带来的盛宴,不仅让市场消化不良,更扰乱了正常的价格秩序,带来安全隐患,导致“打的难”等等弊端。

    

打车软件之争乱了市场苦了乘客

 

  你奖10元,我奖11元;你奖12元,我奖13元。这两天,“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套打车软件,轮番提高对乘客打车的奖励。然而,打车软件补贴盛宴背后,却是街头招手打车越来越难,一些的哥为了拿到打车软件公司的补贴,也都冲着用软件叫车的乘客去。而不少手机里没有安装打车软件的中老年人感叹,“打车更难了,街上空车不少,但就是不停”。(2月19日《海峡都市报》)

  “快的打车”“嘀嘀打车”之战,是“虱子争猪”式的恶性竞争,由支付宝和微信“打架”带来的盛宴,不仅让市场消化不良,更为严重的是“烧钱”大战的“土豪架”吵人,扰乱了正常的价格秩序,带来安全隐患,导致“打的难”等等弊端。

  快的和滴滴背后分别站着阿里和腾讯两位大神。现在,出租车司机成了两家最好的推销员,看似在推销打车软件,实则在推销移动支付。每用打车软件成功打一次车,支付宝或微信就成功地增加了一位移动支付的铁杆用户。而从这个看似小小的打车软件入口进去,是两家公司庞大的移动支付体系,乘客就是潜在的缴费用户、理财用户、购物用户等等等等。所以,当乘客正为今天怎么省下十块、二十块钱高兴的时候,其实已经成为了支付宝和微信移动互联网之争中的一个小卒了。

  两家企业如此大手笔的“互掐”,乱战之中,打车软件的前途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可以看出,真正主导这场大战的并非打车软件自身,而是其背后的巨头。打车软件若想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比拼的无非是软件终端用户谁更多。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来说,更看重的则是支付笔数。这种残酷的商业竞争,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两年前国内团购网站“千团大战”时的惨烈。叫车软件反而促使司机挑活现象加剧,而乘客更难以打到车。的士司机不过是商家的义务推销员,乘客成了棋子,干了被人卖了还帮着人数钱的傻事,最终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傍上“大款”以后的打车软件自然是不差钱,目前,嘀嘀和快的都通过大手笔补贴来拓展市场。打车软件表面上看是乘客获利得益,实际上打车软件之战乱了市场苦了乘客,带来新的打车难。会造成对乘客的实质上的不公平,甚至一些老年人群因不能使用打车软件而导致无车可打,这和出租车一定程度上属于公共必需品的性质相违背,也影响出租车行业的正常运营。“快的打车”“嘀嘀打车”的“二马”之战,乱了正常的价格秩序,乱了市场,乱了乘客,乱了安全秩序,这样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带来的一系列紊乱的后遗症。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