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销1998 93万辆和1986 01万辆,同比增长14 34%和13 53%。这也带动了汽车生产主要原材料汽车用钢的需求。中
今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销1998.93万辆和1986.01万辆,同比增长14.34%和13.53%。这也带动了汽车生产主要原材料汽车用钢的需求。中钢协提供的预测数据显示,在汽车消费增长与汽车减量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到2015年,汽车用钢消费总量可达6200万吨
汽车行业是我国主要钢材(3573, -29.00, -0.81%)消费行业,其消费量排在建筑和机械行业之后。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汽车用钢消费量为3900万吨,2012年则达到约4400万吨,其中用于整车制造钢材占比为75%。
当前,汽车业轻量化发展态势明显,轻量化材料应用大行其道。轻量化材料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低密度的轻质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增强塑料(11145,-50.00, -0.45%);另一类就是高强度钢和成形性良好的先进高强度钢。有关专家指出,与其他材料相比,高强钢是目前实现汽车轻量化最经济可行的材料。钢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我国汽车最主要的原材料,并将长期稳定在60%至70%的使用比例。
纵观国际汽车用钢市场,发达国家轿车主流车型高强钢的使用比例基本在60%以上,最高达到80%以上,最高强度达到1500MPa。欧洲制定的新减排标准是,到2020年,以2010年年重为基数减重25%。到“十二五”末,我国汽车轻量化减重目标是以2005年年重为基数,减重20%左右。为此,到“十二五”末,我国汽车用高强钢平均比例达到30%,其中超过980MPa先进高强钢数量将达到50万吨甚至更高。
近年来,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纷纷开展高强度汽车用钢研发生产,力求通过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利润空间。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双相钢、复相钢、相变诱发塑性钢等先进的高强度汽车用钢产品已批量用于国内高等级汽车,其中800MPa级别冷轧和镀锌汽车板已实现批量供货,1200MPa、1500MPa级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改写了知名品牌汽车用钢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宝钢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冷轧板生产企业,特别是在轿车面板生产方面表现突出,已成为国际上汽车板可供货品类最多的厂家之一。前不久,宝钢成功轧制世界最薄的汽车用超高强钢,厚度仅为0.5毫米,堪比牛皮纸,强度达到980兆帕。首钢自2009年进入冷轧汽车板生产领域以来,在研发和生产上突飞猛进,目前已形成100万吨产能,实现800MPa以下钢种全覆盖和批量供货。
尽管国内钢企在汽车用钢市场取得了可喜进展,但是在高端领域与转型方面仍有不足。尽管汽车行业所需钢材品种在数量上基本可以保证,但是高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不高,尚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发展需要。外资品牌轿车使用的产品表面质量要求最高的轿车面板,冷轧高强钢板和镀锌高强板、各种齿轮钢和轴承钢部分还需要进口。同时,我国汽车用钢生产企业在先期介入、产品联合研发、售后服务等系列化服务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与下游用户分享利润、共担风险的能力还需不断提升。国内进行汽车用钢研发前期介入、产品联合研发、与汽车厂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等方面服务的生产企业还不多。对下游行业小批量个性化品种的定制化需求研究不够,产品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当前,汽车和钢铁产业均面临升级的机遇与挑战,有必要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平台,推动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从产业链的角度考虑,平台的搭建应从三个层次推进:一是从国家层面,要建立相应的汽车用钢研发与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二是从行业层面,通过构建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上下游的联合技术研发;三是从企业层面,要不断探索上下游产业在技术领域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加强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强化企业技术交流。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