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移动互联网或许是今年最热的话题,特别对于投资界,每天在微博、微信群里面都会出现大量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话题。如果没读过几篇马化腾
“移动互联网”或许是今年最热的话题,特别对于投资界,每天在微博、微信群里面都会出现大量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话题。如果没读过几篇马化腾、马云的内部讲话稿,没读过《大数据》、《浪潮之巅》等互联网书籍,没有关注过腾讯、亚马逊的股票走势,没有买过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股票,那么在投资界就会有一种“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感觉,今年业绩不好不说,在微信朋友圈、在饭桌上,都会显得孤单和落寞。也有人在研究移动互联之后,提出巴菲特的投资属于工业文明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过时的观点。
其实,巴菲特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并没有时代特征,它是一种独立判断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是一种非常朴素、符合常理又可能复制的投资理念。在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能力圈”,在其漫长的投资生涯中,大师始终坚持了这一条原则,即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圈”。试想,在接近一个世纪的投资生涯中,有多少颠覆性的技术革新,移动互联网肯定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在这漫长的时间内,多少技术领先的企业成了昨日黄花,多少投资界的弄潮儿灰飞烟灭,而巴菲特用一种看似非常朴素的方法实现了基业长青。
的确,移动互联网已经在企业和生活中无处不在了,对于这个新事物每个企业和投资者都需要去学习和适应。大量阅读和学习新事物这也是价值投资的前提,巴菲特每天都要花6个小时以上在阅读,华人首富李嘉诚至今还保持每个晚上阅读大量书籍的习惯。但是,学习和投资两个事情,学习一项新事物在于提高对于世界的认知,但落实到投资,需要时刻将其局限在自己的能力圈,如果只是为了某种趋势或者主题就做了投资决策,那就有可能再次复制上一轮的IT泡沫。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投资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投资于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另一种是投资于利用互联网提高运作效率的传统制造业。特别对于新的商业模式,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Facebook、亚马逊、腾讯和小米等企业的商业模式,分析其中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诚如马化腾的一次谈话:如果微信不是腾讯内部的几个人团队开发出来,而是被其他公司率先开发,腾讯现在都不知道如何应对。这就是技术创新企业的魅力和风险,随时颠覆别人或者被别人颠覆,在你提出一个创造性的idea时,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这也是巴菲特和彼得林奇成为“技术恐惧者”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些超过他们的能力圈。
讨论这些对于投资的启发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移动互联网这一新事物,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并没有过时。
易方达策略成长、策略成长二号混合基金 基金经理 蔡海洪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