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前11个月,国内房企海外融资总额已经突破529 1亿美元,合计人民币高达3228亿元,同比2012年全年总额涨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前11个月,国内房企海外融资总额已经突破529.1亿美元,合计人民币高达3228亿元,同比2012年全年总额涨幅超过100%。
统计数据显示,票据、债券等模式的海外融资也突破了367.5亿美元,合计人民币约2241亿元。仅9月份以来,国内房企海外融资就达76亿美元,合计人民币达463亿元。
“目前,房企的资金情况非常良好,海外低成本资金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即使国内出现楼市调控,房企也能够抵御很长时间。”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海外融资额大涨,使得房企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拿地积极性依然高涨。”张大伟强调。
据悉,截至11月底,年内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总额为4720.38亿元,2012年同期则为1675.55亿元,同比暴涨181.72%,创历史最高纪录。
针对国内房企海外融资高涨势头,张大伟称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美国延迟退出QE,使得海外融资难度较低,目前房企赴海外的融资成本明显低于国内平均成本;第二,房企拿地积极性高,对资金需求增加。今年以来,土地价格、住房成交量的双涨促使土地溢价上升,从而使得房企竞争土地的积极性大增;第三,为避免受到年底调控的影响,房企进行多元化筹措资金。由于楼市调控已经常态化,房企对资金安全更加关注,而多元化融资可以降低资金风险;第四,人民币升值也是海外融资难度降低的一个可能原因。
数据显示,11月份,复星国际发行可换股债券38.8亿港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1.5%,远低于国内5年期的贷款利率。
据CRIC研究中心分析,房企虽然近期有大额高息融资行为,债务风险压力有所提升,但近期海外融资的房企主要以万科、绿地、中海、恒大等龙头房企为主,这些企业在自身的风险把控上具有很强的意识,且依靠突出的销售业绩及优异的信誉能力,违约风险可能性较小。
CRIC研究中心分析师朱一鸣则认为,今年企业拿地力度有所增加,且明年预期可能将进入新的加息周期,融资难度和成本可能出现提升。
“整体来说,当下楼市量价均居于高位,而开发商的资金情况明显好于往年,在这种情况下调控楼市的难度将明显加大。”张大伟表示。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