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啤酒,是即饮消费品,是希望通过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某种情感的联系,而创建与顾客的长久关系。因此,啤酒营销追求的是了解他们的想...
啤酒,是即饮消费品,是希望通过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某种情感的联系,而创建与顾客的长久关系。因此,啤酒营销追求的是“了解他们的想法,触及他们的心灵,和他们在一起”,洞察需求、植入情感、烘托氛围“三点一线”来构筑这种“长久关系”。也正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强调“激情”的青岛,强调“绿叶是根”的绿叶,强调“亲情、友情、爱情”的雪津,强调“交际”的红石梁,强调“冒险”的贝克,强调“国际化”的百威,强调“喜欢上海的理由”的力波……
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一个鲜明的主张来表达其品牌想要传递的某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与发自消费者的内心,是像人的个性一样旗帜鲜明,是消费它的理由,也是对它产生情感忠诚的驱动力量。所有的营销动作和传播运动都在这个价值观的主轴下有序的进行。
理解雪花的“非奥运营销”,要从雪花所倡导的价值观入手。雪花的价值观是什么呢?笔者理解,是“朋友”。这个以“朋友”为价值观主轴的雪花,可以分成“前朋友”营销时代和“后朋友”营销时代。早期的雪花,和那批校园时期的兄弟,涉世之初的哥们,各自奋斗而又时常小聚的白领一起成长。他们有着真挚的情感,有着朴实的性情,有着对彼此更好未来的期待,并一起相伴多年,这种“朋友”情感的背后,就如同雪花与他们相知多年一样,所以有了“共享成长”。
但是,现在雪花啤酒随着资本扩张、市场扩张、旗下品牌的增多和全国市场布局的完成,聚焦的目标群体早已超出了以前的那个阶段。雪花需要延伸它的人群,需要重新定义它的价值主张,需要有更多的人对“朋友”有更多的理解,需要为“朋友”注入新鲜的认识和体验。这就是雪花的“后朋友”营销时代——“啤酒爱好者”为主题的崭新的价值主张。我们明显的感受到,“啤酒爱好者”不再是单纯的一个群体,不再是原来那个年青的人群,不再停留在“成长”的阶段,而是一个内涵更聚焦,外延更宽泛的概念。但,依然坚持着真心、质朴、共同爱好的“朋友”的价值观。雪花啤酒正是在“朋友”为价值观的有力支撑下,一步步践行着自己的营销战略。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