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份长达5万字、历时1个多月完成的报告,介绍了国外“城管”部门开辟专门区域供流动摊贩活动、柔性执法的经验,建议国内城管部门通过微博发布平民化、生活化信息,针对焦点问题主动发起网络讨论
【《财经》综合报道】 5月18日,国内首份“城管网络形象分析报告”在武汉大学出炉。报告认为,部分城管人员在执法中的行为失当,造成其网络形象妖魔化,这一形象在网民中有固化趋势。报告建议,城管人员可利用多种媒介手段,主动传达亲民态度,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改善其公众形象。
这份报告的主编、武汉大学教授沈阳说,不善于“声誉管理”、放大效应和公众形象刻板化,是城管网络形象呈现负面的重要原因。城管人员日常从事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绿化管理等服务性工作内容,其执法领域尤受网民重视。
沈阳介绍,国内部分地区城管部门已在以新方式展开形象宣传。他举例说,2009年5月,出自云南省一家网站的《小贩之歌》风靡网络。这首歌以刘欢《从头再来》的曲调演唱,配以城管人员与小贩冲突的视频,以小贩的口吻叙事,被广为转载,一度成为网上最火的“山寨歌曲”之一。多数网友跟帖站在同情小贩一边。
与之对应,今年1月,一首flash版本的《城管之歌》在网上流行。它采用卡通的城管形象,配上RAP说唱,借用《七天》的曲风,道出城管人员工作中的无奈和渴望被理解的心情。这首歌曲在百度上获得64700的搜索量,其制作者是济南市天桥区城管局两名普通队员。
沈阳说,这说明,城管人员通过诙谐、幽默和草根化方式进行形象改变的举措收到了效果。
这份长达5万字、历时1个多月完成的报告,介绍了国外“城管”部门开辟专门区域供流动摊贩活动、柔性执法的经验,建议国内城管部门通过微博发布平民化、生活化信息,针对焦点问题主动发起网络讨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