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是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申报的收入和财产情况进行核实比对的一种工作手段
新华社5月13日消息(记者卫敏丽) 记者13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目前已明确要求,按照“整体规划、试点先行;上下联动、分层比对;规范流程、保护隐私;部门共享、合作双赢”的总体思路,扩大试点范围,组织开展第二批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是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申报的收入和财产情况进行核实比对的一种工作手段,是社会救助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是低保救助、医疗救助、保障性住房以及其他社会救助项目公平、公正实施的重要保障。
据介绍,以上海试点经验为基础,2009年12月,民政部部署在南京、哈尔滨、成都等22个地级市和吉林延吉、浙江海宁、河北邯郸市丛台区等10个县(市、区)开展首批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
一年多来,各试点单位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核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全部33个试点地区中,目前已有23个在低保、住房等救助领域,通过信息比对系统、U盘加密或者手工核对方式开展核对工作。
在核对信息类型上,近90%开展工作的试点地区实现与社会保险、房产信息的比对;近50%的地区实现户籍、公积金、车辆、工商、财政工资信息的比对;有8个地区实现与纳税信息的比对;有两个地区实现与银行信息的比对;还有两个地区实现与民政系统掌握的婚姻、殡葬信息比对,1个地区实现与证券信息比对。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