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5月1日起全面实施,英国中医行业面临有医无药的危险,行业前景趋黯,从业人员谋生艰难。
新华社5月1日消息(记者郭瑞) 中医20年前登陆英国,如今在当地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餐饮业的华人第二大产业。英国也因此成为中医行业最为发达的欧洲国家。然而,随着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5月1日起全面实施,英国中医行业面临有医无药的危险,行业前景趋黯,从业人员谋生艰难。
经过多年发展,全英目前有中医诊所上千家,遍布城镇,从业人员近万人。英国有全球唯一一家中医孔子学院,一些大学还设立了中医药专业和课程,有的本土西医甚至开始学习中医知识并参加相关资格考试。
此外,英国还是欧洲中医业最发达的国家,是欧洲各国的中药来源地,英国国内中药销售额则占整个欧洲的一半以上。
然而,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的全面实施,使中医业在英国发展面临巨大变数。按照这一法规,从5月1日起中药等植物药必须在欧盟成员国获得注册许可,否则不得再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
英国是执行这一指令比较严格的欧盟成员国,中成药一律遭到封杀。按照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的规定,5月1日起,零售商仍可把它们的存货卖完,但批发商必须立即停止进口中成药。
英国明年还可能就中医师注册进行立法,成功注册的医师将获准根据患者的需要为他们配制中药胶囊产品。虽然看起来英国政府对中医业留下“出路”,但实际上中医师成功注册会很困难。例如,大部分申请人会因为雅思考试成绩达不到6.5分而通不过资格审查。此外,靠手工作坊生产的中药数量上是杯水车薪,还可能存在卫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有业内专家指出,如果未来审批制度收紧,英国中医业面临的形势严峻,这对中国中药企业和欧洲患者都是损失。
虽然法规实施之后,英国中医药店仍可销售中草药、药粉以及进行针灸治疗,但鉴于它们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中成药销售,未来前景堪忧。
英国康泰中医药集团董事长任广峰表示,中医业在英国前景渺茫,裁员、关店或不可避免。他还说:“中医在英国经历20年的发展,如果此次受挫,今后再度崛起将非常困难”。
2004年4月30日生效的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要求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植物药必须向成员国主管部门申请注册,只有经审批同意后才能在欧盟市场上继续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新指令给出了7年过渡期。然而,到过渡期结束,据不完全统计,尚无中药通过注册。
一些行业人士认为,中药受限欧盟国家的主要原因在于法规所设定的“门槛”过高,其中15年欧盟药用史证明和高昂的注册成本是两大障碍。但也有人指出,中医药界也存在努力不够的问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