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8日表示,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继续得到有效控制。
马建堂表示,人口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反映,此次公布的人口总量、结构、素质和迁移流动等数据,不仅揭示出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也彰显了党和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统筹城乡发展的不凡进程。
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11月1日中国人口的总量为13.4亿人,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间,中国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年均增长率是0.57%,也就是5.7‰。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中国人口净增长1.3亿,年均增长是1.07%,也就是10.7‰。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这表明中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一样,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很快从过去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低、高”的模式过渡到目前的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如果说发达国家,像欧洲一些国家、日本,它们从“高、低、高”的模式转到“低、低、低”的模式是一个自然的、长时间的过程。中国转移的过程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某种程度的调控性;第二个特点,时间更短。中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高、低、高”到“低、低、低”模式的转变,而很多发达国家甚至在50年以上,甚至近百年的时间才实现了这个转变。
1980年以后,特别是近十年,中国大概是12‰多一点的人口出生率,7‰左右的死亡率,5‰稍微多一点的自然人口的增长率。在这样的“低、低、低”的模式下,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放缓。此外,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少儿年龄的人口比重在缩小。
1980年以来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低、高”的模式向“低、低、低”模式的转变。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