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交易员预计短期内资金面流动性将难以明显缓和
【财经网专稿】记者 孔驰 4月下旬以来,中国货币市场原本宽松的流动性逐步转变。上海某大行交易员在电话采访中表示,银行存款成本不断提高,小型商业银行资金缺口较大影响到货币市场整体流动性。银行间市场的主体成员——商业银行对资金需求结构性分化明显。
4月25日收盘,货币市场指标利率——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收4.1057%,较4月22日上行56.2个基点。同时,这一指标创2011年2月23日来新高。
这位交易员在采访中称,去年以来,中国银行的资金状况出现结构性分化。大行通过次级债、可转债和增发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资本充足率基本够用。但小银行缺乏融资渠道,存贷比压力日益加大。最近两年银行加速扩张、银监会的考核日益趋紧,导致小型银行资金需求较高。
他并表示,公开市场资金密集到期阶段已经过去,未来几个月到期资金大幅减少。伴随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预计短期内资金面流动性将难以明显缓和。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公开市场4月到期资金为9110亿元,但5月锐减逾4成,仅为5080亿元。同时,央行自4月21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2010年第四次上调,也是去年紧缩周期以来第10次上调,这将使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达到20.5%历史高位。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