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
近日,《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发布,旨在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从供给侧入手、在制造端发力、以硬科技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指导意见》共八部分23条,主要内容包括:1、总体要求。明确到2025年,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技术融合应用加快推进等。2、深入推动能源电子全产业链协同和融合发展。明确加强供需两端统筹协调,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健全技术创新支撑体系。3、提升太阳能光伏和新型储能电池供给能力。提出发展先进高效的光伏产品及技术,开发安全经济的新型储能电池。4、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在重点终端市场应用。要求推动先进产品及技术示范,支持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加大新兴领域应用推广。5、推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发展和创新应用。明确发展面向新能源的关键信息技术产品,促进能源电子产业智能制造和运维管理。6、高度重视产业安全规范和有序发展。提出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做好安全风险防范。7、着力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要求加快国际合作步伐,深化全球产业链布局。8、强化组织保障措施。明确加强产业统筹协调,积极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完善市场环境,全面加强人才培养。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