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后危机时期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社会实践活动是由第一财经报业有限公司联合南开大学发起的大学生经济调研活动。
指
导老师:马云泽
主体调研报告
“后危机时期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社会实践活动是由第一财经报业有限公司联合南开大学发起的大学生经济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民营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做出的相关战略调整以及后危机时期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探究民营经济成长面临的问题,分析和探索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调研期间我们走访调研了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典型民营企业(如舟山市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舟山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定海工业园区、定海区发改委和经信委,以及天津市滨海零部件产业园有限公司;并与企业的管理人员、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向园区内民营企业发放并收回一定量的有效问卷。通过对访谈内容的整理,对问卷信息的汇总以及对所得数据的分析,深入了解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撰写这一份主体调研报告。 一、 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
1.民营经济整体发展情况
表1-1 中国2002年至2010年上半年个体、私营企业户数及增长率
单位:万户 %
年份 私营企业户数 增长率 个体工商户户数 增长率
2002 263.83 20 2377.5 -2.3
2003 328.72 24.6 2353.2 -1
2004 402.41 22.4 2350.5 -0.1
2005 471.95 17.3 2463.9 4.8
2006 544.14 15.3 2595.6 5.3
2007 603.05 10.8 2741.5 5.6
2008 657.42 9 2917.3 6.4
2009 740.15 12.6 3197.37 9.6
2010.6 789.41 6.7 3328.4 4.1
表1-1反映我国2002年至2010年上半年个体、私营企业户数及增长率情况。私营企业户数和个体工商户户数均保持上升的态势,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私营企业数量的增长率来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的增长速度达到9%的最低点,这个指标09年又有所上升并超过07年的水平。而从个体工商户的增长率来看,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基本上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表1-2 浙江省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民营经济数量
2010年指标 数量 同比增长率 所占比重
市场主体数 2934494 7.59%
在册企业户数 779582 8.92%
私营企业632980 12.78% 84.26%
内资企业750000
2011年上半年指标 数量 同比增长率
市场主体数 3080000 7.59%
在册企业户数 830000 8.92%
民营企业684000 13.12% 82%
内资企业750000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浙江省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934494户,与2009年相比增长7.59%;在册企业户数为779582户,同比增长8.92%。私营企业仍是浙江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该数目达到632980户,占在册企业总数的84.26%,同比增长12.78%。截至2011年6月25日,浙江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08万户,其中在册企业83万户,个体工商户221.3万户。民营企业总量达到了68.4万户,同比增长13.12%,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了82%。2011年上半年,新设民营企业共6.38万户,同比增长10.67%。新设企业户数实现超过10%的增长,民营经济整体上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从民企景气指数角度来看,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状况堪忧,民营企业景气指数在90以下,2009年第一季度达到最低点89.46,很多民营企业处于停工状态,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进入寒冬期。相比之下,2011年前两个季度,民营经济的景气指数均在110以上,略低于2010年下半年出现的最高点121.25,但总体在发展状况回暖。
2.民营经济的总体财务状况
表1-3 2002年至2010年上半年分体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数量级增长率
年份 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万亿元) 增长率% 户均注册资金(万元) 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亿元) 增长率% 户均注册资金(万元)
2002 2.48 35.9 94 3782.4 10.1 1.6
2003 3.53 42.3 107.4 4187 10.7 1.8
2004 4.97 35.7 119 5057.9 20.8 2.2
2005 6.13 28 129.9 5809.5 14.9 2.4
2006 7.6 24 139.7 6468.8 11.3 2.5
2007 9.39 23.6 155.7 7350.8 13.6 2.7
2008 11.74 25 178.6 9006 22.52 3.1
2009 14.64 24.7 197.8 10856.6 20.55 3.4
2010.6 16.52 12.8 209.2 12012.1 10.64 3.6
表1-4 2004年至2010年6月份经济类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6 2010.1~6同比增长
投资总额 59028 79095 93369 117465 148738 194139 98047 25.5
国有经济 34092 38678 44824 52229 63998 86536 40453.6 21.5
外资企业 6968 8424 9925 12193 14179 14111 6609.6 8
内资民营企业 17968 27993 38620 53043 70561 93492 50984.2 31.9
构成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较2009年底比重变化
国有经济 57.8 51.5 48 44.5 43 44.6 41.3 -3.3
外资企业 11.8 11.2 10.6 10.4 9.5 7.3 6.7 -0.6
内资民营企业 30.4 37.3 41.4 45.2 47.4 48.2 52 3.8
2010年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从2002年到2010年,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均实现较快的增长,尤其是私营经济的注册资本增长速度均保持在20%以上,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金持续走高。从所有制构成的比重来看,内资民营企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特别是2010年首次超过50%,投资总额在07年首度超过国有经济,并且保持超过国有经济和外资企业的增长速度。
3.舟山市定海区民营经济发展状况
表1-5 舟山市定海区工业单位数及产值
指 标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0年比上年% 2010年比05年%
一、企业单位数合计 1991 2060 2054 2020 2084 2074 -0.5 4.2
其中: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 163 179 238 225 240 235 -2.1 44.2
1、国有工业 6 6 4 4 6 7 16.7 16.7
2、集体工业 43 36 37 29 25 23 -8 -46.5
3、私有工业 1942 2011 2013 1987 2028 2029 持平 4.5
二、工业总产值合计 1494471 1863048 2271857 2918815 3324818 3918619 17.9 162.2
其中:临港工业 630091 836601 999032 1756874 2226340 2628408 18.1 371.1
其中: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 1001203 1259717 1631617 2268719 2597146 3204239 29.4 220
轻工业 411442 606505 687765 549612 479179 544133 12.5 32.3
重工业 589761 653213 943852 1719108 2117967 2660106 33.1 351
500万元以下及非国有 493268 603331 640240 650096 727672 714380 -1.8 44.8
三、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值 503910 576617 627256 1129000 1683980 2073239 34 311.4
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 33.7 31 38.4 38.7 50.6 52.9
表1-5反映2005年至2010年舟山市定海区工业单位数及产值。从企业的数目来看,2005年至2010年,企业单位数目上升4.2%。其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企业数目较2007年有所减少,表现突出的为非国有企业,2009年至2010年,企业数目有所增加,并且达到甚至超越危机前的水平。从工业总产值来看,2005年至2010年,工业总产值持续走高,增长的速度接近每年10%,其中发展势头最猛的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以每年接近17%的速度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至2009年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相对放缓,但2009年之后迅速回升;而500万元以下及非国有企业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相较于2009年,这部分企业的产值2010年出现负增长。从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来看,这一指标在2009年之后超过50%,并在2010年继续高涨。总的来看,舟山市定海区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中民营经济所受影响较大。2009年开始,无论从企业数量还是从工业产值来看,经济迅速回暖,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由大中型企业在产值方面所占比重的上升,我们可以看出民营经济若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国有企业进行竞争,努力做大做强,扩大企业规模,增强自身竞争实力,以微观经济单位的发展带动整个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时,从这一指标可以预测国家政策的扶植重点和“十二五”期间企业的发展方向。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