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齐泽克

2011-10-14 00:00:00 | 作者: 立凡来源:华夏时报

【编者按】[标签:描述]

本报记者 立凡 北京报道

   “占领华尔街”运动进入到第4周时,人们仍然不知道这场正向美国境外迅速扩散的运动到底要什么,意味着什么。
    在撰写于7月13日并迅速在网上传播的《占领华尔街宣言》结尾,组织者写道:“为什么要占领华尔街?因为那里属于我们,因为我们能。”这是个语焉不详的答案。
    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这个答案所具有的开放性,赋予了这场运动传播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给出这场运动的定义,按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它。这使得“占领华尔街”运动既像众人的狂欢,又像众人的狂怒。
    人们不仅对运动的性质意见截然相反——比如民主党在街上看到的是群众,而共和党在街上看到的是群氓。问题是,谁是“占领华尔街”的领袖?运动不断扩大过程中,齐泽克的名字渐渐被赋予了新的象征。
新“中心人物”
    社会运动的规律是:没有代言人,迟早要产生,没有行动纲领,迟早也会出现,如同自转的球体会创造一个轴心。
    这种征兆,似乎正在出现。继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身街头,高呼“这不是资本主义,不是市场经济,而是一个扭曲的经济”之后,又一位“占领华尔街”运动的高级同盟者齐泽克出现在自由广场并发表了演讲。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位被称作10年来欧洲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精神分析大师、戏剧和笑话爱好者,迅速被许多人视为“占领华尔街”的中心人物。
    齐泽克是欧洲小国斯洛文尼亚的代表性人物,在前南斯拉夫时期,齐泽克曾是一名共产党党员,后来多数时间在法国、美国许多知名高等院校中,以精神分析和文化批评成就为知识界熟知。或许因为在意识形态完全相反的社会中都待过,给了齐泽克驳杂的思想来源和对比分析的能力,给他的最高评价是“黑格尔式的思想家”。
    或许同样是因为经历丰富,造就了齐泽克的学术风格:他习惯于用最通俗甚至低俗的语言,来包装其让人难以理解的理论,他似乎对这种将矛盾统一起来的游戏乐此不疲。比如,在外界看来,齐泽克与法国知识分子中激进思想的代表、精神分析大师拉康是一对学术双胞胎。拉康语言和理论晦涩难懂,齐泽克则用大众的有时是庸俗的语言将其加以解释甚至解构。
狂热的参与者
    喜欢戏弄理论的齐泽克没有因为这个习惯遭人讨厌,相反,许多人喜欢这一点。
    人们最多认为,你不知道该相信他说的哪句话是真的。但假如认为齐泽克只是在沙龙或教室当中玩这一套的话就错了。和拉康一样,齐泽克是一个对社会运动有高度激情的人,一个知识分子中少见的参与者。他的参与不仅表现在对社会现象的经常性批评中,还表现在真正的政治行动上。在上世纪90年代斯洛文尼亚独立后的首次四人总统委员会选举中,齐泽克是大选候选人之一,只不过他没有进入前四名,得了第五名。没有人能保证齐泽克不会在当选后辞职玩一个更大的游戏——在他看来,“那个位置承载着愚不可及的社会义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西方到东方,社会运动此起彼伏方兴未艾。其中,社会运动极为频繁剧烈的中国,不可能不进入齐泽克的视野。对中国学,他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因此在中国知名。近年来,有越来越红之势。去年在中国,齐泽克对于他眼中的中国这个现代社会发展的“活实验室”发出了警告:随着中国经济非均衡的高速发展,“维系人际关系和社会稳定的传统伦理道德急剧颓败,一个社会一旦失去某种超越的神圣界限,人们将百无禁忌。”
“占领华尔街”定义
    在“占领华尔街”现场,齐泽克发表了一番天马行空、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讲:
    “我们全是失败者,其实真正的失败者就在华尔街里,他们要靠我们付出数以十亿计的金钱救济才能脱困……他们告诉大家,我们这群人正在做梦,其实真正在做梦的是那些以为现有的一切将会永远持续下去的人。我们不是在做梦,我们是在唤醒一个正在变成噩梦的梦想;我们没有破坏任何东西,我们只是在目击这个制度如何自我毁灭。
    “你能够去月球旅行,用生物基因科技达到长生不老,诸如此类。但另一边厢,一碰上社会经济的范畴,几乎一切都被视为不可能。你想加一点富裕阶层的赋税吗?他们会告诉你不可能,我们将因此失去竞争力;要把多些钱投入公共医疗保障吗?他们会说:‘不可能!’”
    齐泽克断言:“民主与资本主义之间的联姻已经终结了。改变是可能的事情。”
    在一定程度上,街头运动都有广场效应,人们的情绪会互相感染,齐泽克的讲演,实实在在地为街头和网络聚集的情绪之火添了迄今最大的一把柴。
    齐泽克曾经感叹:“我的理论看上去很流行、很大众,但是并没有真正地产生影响。”齐泽克的这把火会迅速烧完,还是会持续,无人知晓。但至少他做到了一点,当今后人们评价后危机时代最大的这场街头运动时,会想起齐泽克。他和“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联姻。这场结合中,他的学术无论多么高深或广博都已不重要。而他的感叹,不知道是否也将印证“占领华尔街”的走向——很流行,很大众,但没有实质性影响。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