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目前经济形势分析会的结论是,新涨价因素超过了翘尾因素的作用。
亦喜亦忧。
本报记者获悉,9月份广州的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月下降了0.2%。
按此测算,广州9月份的CPI预计同比增幅为6%,比8月6.8%的涨幅回落明显。不过由于1-9月份的物价同比水平与1-8月持平,仍为5.8%。为此,该市下一步的物价走势仍不可“掉以轻心”。
广州的情况不是唯一的。目前多个地方公布了9月份物价情况,预计9月份物价同比涨幅比8月份略低,但是仍整体位于高位。一些省级物价部门也持有类似看法。
也正因为此,不少机构投行预计,第四季度的物价调控工作难以放松。“目前经济形势分析会的结论是,新涨价因素超过了翘尾因素的作用。”一位分析人士说起刚开完的地方经济形势结论时说。
国家统计局将于10月14日公布9月和前三季度的物价数字。预计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等数字将在10月18日公布,国务院有望在10月19日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不过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调不会改变。
地方9月份CPI涨幅下降
目前多个地方公布的物价数字显示,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明显。
与广州相比,江苏盐城的物价回落幅度更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调查,9月份盐城CPI比去年同月上涨4.1%,比8月份的同比涨幅低1.5个百分点,比7月份的同比涨幅低2.5个百分点。
盐城调查队的分析结论是,9月份物价回落加大,与翘尾因素逐步消除、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有关。
一位地方调查队人士告诉记者,9月份的物价涨幅主要由食品和房租带动。具体从翘尾和新涨价因素来看,后者占到了主要的因素。尽管10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下降,导致CPI下拉的因素较大,但是此后几个月也存在再次上调成品油的可能。
“所以从短期物价涨幅下降,得不出物价走向大跌的结论。”此人士说。
根据了解,9月份部分农产品价格因为供应充足,价格环比有些回落。商务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监测的数据都显示,9月份食品价格总体仍处上涨过程,但在中秋节之后,涨幅有所缩小。尤其是前期上涨较快的鸡蛋、肉禽价格涨幅明显收窄。
国家统计局将在9月14日公布9月份物价数字,目前各地都在进行前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分析。根据部分地区的预测, 9月份的物价将比8月份涨幅回落。比如四川价格监测局判断,受翘尾因素继续减弱的影响,9月份四川CPI同比涨幅将回落。
交通银行分析师唐建伟判断,9月份全国CPI涨幅可能为6%左右,比8月份6.2%的水平略降。也有其他投行机构认为,9月份CPI可能与8月份涨幅持平。
稳健的货币政策难变
和中国社科院的10月10日的公布的秋季报告一样,更多的机构也建议中央不要改变目前的调控政策。
10月11日,中国银行发布报告称,4季度经济增速约在9.4%左右,CPI涨幅为5.3%左右。这样全年经济增长水平也在9.5%上下,CPI上涨5.6%左右。
考虑到目前的物价环比仍为正增长,去掉翘尾因素后,同比仍在加快增长,中长期以内物价水平将维持高位。
为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认为,第四季度,“宏观调控政策总基调仍将保持不变,仍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可能性较小。”
上述报告建议,下一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在保障房建设、农业补贴、企业和居民减税等方面继续推动,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目前企业和个人均感到税负较重。“问题的核心将转向税收支出结构的调整和效率的提升,即在既定税收下,如何通过改变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和力度,增强居民和企业的福利和安全是税收调整的重点方向。”上述报告给出建议。
交行分析师唐建伟指出,目前劳动力成本长期看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高位徘徊。目前通胀压力减轻主要来自翘尾因素回落,新涨价因素仍处于高位,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在这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年内物价回落幅度可能有限,至年底11、12月CPI同比可能仍居4%左右。“所以,货币政策正处在平衡审慎和前瞻把握的阶段。”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