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汤森路透9月21日公布了年度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名单,以预测将于10月公布的诺贝尔奖科学和经济学类得主,名单上的科研人员将有可能成为各项诺贝尔奖的有力争夺者。
2011年诺贝尔奖于10月3日陆续公布。伦敦时间10月9日(北京时间10月10日)消息,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将于今日(10日)晚间19时(欧洲大陆时间下午一时)揭晓。
汤森路透9月21日公布了年度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名单,以预测将于10月公布的诺贝尔奖科学和经济学类得主,名单上的科研人员将有可能成为各项诺贝尔奖的有力争夺者。汤森路透是唯一采用定量数据预测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的机构,自2002年起,共有21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赢得诺贝尔奖。
此次,该机构推出5名有望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候选人:
1。道格拉斯·W·戴蒙德(Douglas W. Diamond)
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芝加哥大学商学研究所Merton H. Miller杰出教授
获奖成就:对金融中介与监督之分析
2。安妮·O·克鲁格(Anne O. Krueger)
美国华盛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Paul H. Nitze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
3。戈登·塔洛克(Gordon Tullock)
美国维吉尼亚州阿灵顿乔治马森大学法学院法律与经济荣誉教授
获奖成就:对于寻租行为及其意义的阐述
4。杰瑞·A·豪斯曼(Jerry A. Hausman)
美国麻州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系John and Jennie S. MacDonald教授
5。小哈尔伯特·L·怀特(Halbert L. White,Jr)
美国加州拉荷亚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经济系Chancellors Associates杰出教授
获奖成就: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尤其是郝斯蒙模型设定检定法
长久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似乎总是更钟情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学者,但是人们不禁要问,诺奖经济奖项何时才能光照中国,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表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可能中国的学者都很难问鼎该奖项。他说,我觉得中国学者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获得诺贝尔经济奖的希望不大。从理论贡献来看,我们很难设想一个中国经济学者,能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能够引导欧美或发达国家发生重大的实践或者深层次的变革,因为中国的经济学家主要的研究方向还是在国内。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