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区域综合领先指数连续五月下滑 中国指数跌下临界点

2011-10-10 20:34:00 | 作者: 来源:一财网

【编者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0月10日发布的数据并不乐观。OECD区域的综合领先指数已经连续第五个月出现下滑,而且中国综合领先指数再次跌入100点之下。

  第一财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0月10日发布的数据并不乐观。OECD区域的综合领先指数已经连续第五个月出现下滑,而且中国综合领先指数再次跌入100点之下。

  OECD的数据显示,8月份的中国综合领先指数为99.8,较上月再次下滑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滑1.3个百分点。由于综合领先指数的100点是一国经济长期趋势水平,OECD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处于经济处于减速状态。

  中国的综合领先指数的上一次拐点出现在2009年11月,当时中国经济还处于政策刺激的效应之下,中国各项经济指标还保持快速上行态势。但领先指数所标识拐点效应在两个月后就显现,中国的工业出现的增速突然放缓预示着经济刺激政策的效应开始衰退,这一效应衰退期已经延续至今。同样,目前连续下滑的中国综合领先指数也可能预示,中国经济活动还将逐步减速。

  中国国内的领先指标似乎也在暗示经济在放缓,但却并没有需要过度的担心的风险。因为中国近些年来长期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即便低于长期增长趋势,也只是在经济增长的高位放缓。新近发布的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比上月微升0.3个百分点。该指数自2009年3月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50%以上的扩张区间,确认了中国制造业经济总体仍保持增长态势。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9月官方PMI与汇丰PMI终值均好于预期。特别是代表中小企业和外向型企业状态的汇丰PMI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目前已达到荣枯分界线,显示经济的整体状态不值得过分担忧。

  鲁政委认为,从回升的驱动因素来看,官方PMI的回升主要因季节性因素;从分项指数看,内需新订单的突然下滑需警惕。

  9月份的调查显示,中国PMI指数中的出口订单指数为50.9%,在上月跌下50点之后重回临界点以上,比上月提高2.6百分点,但仍低于历史同期水平。按照以往的规律,9月为制造业企业出口旺季,订单指数上升情有可原,但近期虽然受欧洲债务危机以及全球经济下滑风险加大等不利因素影响,订单指数在该月上升有限,亦受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以未来出口形势值得关注。

  鲁政委表示,展望年内,考虑到第四季度的节日消费、保障房建设达标的投资冲刺、出口进入繁荣季对内需的缓冲,中国经济将仍可保持平稳。

  与此同时,OECD所发布的全球其他主要国家的综合领先指标也不乐观。美国、德国、俄罗斯的综合领先指标仍处于100点之上,但较上月的评估值有了更大幅度的下滑。对于除日本之外的其他经济体,如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英国、巴西、印度等国的综合领先指数都已经跌入100点之下,其中巴西和印度跌幅最深。这意味着这些经济的经济发展已经明显低于该国长期趋势,整体经济将在未来加速放缓。

  日本的领先指数虽然仍保持在100点之上,但OECD预计该国的经济活动将迎来一个拐点,但目前没有明显的迹象显示经济会放缓。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