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盛光祖担任铁道部长以来屡次提出要放权铁路局,强化铁路局的市场地位,搞活经营。
盛光祖担任铁道部长以来屡次提出要放权铁路局,强化铁路局的市场地位,搞活经营。
不过,据《经济观察报》9日报道,据多位铁路人士透露,8年前被分离出铁路主业的多种经营业务将回归主业,营收账本将会主业合并上报铁道部,今年下半年将会陆续在各路局落实。据透露,回归主业的多经业务收入,铁道部将抽取部分利润,大部分收入仍归铁路局。
据悉,从2003年开始,随着刘志军上任后“网运合一、区域竞争”的改革推进,铁路内部开始了“精干主业、企业分设、财务分账、人员分开”的调整,铁路局从事市场经营业务的部门从客货运输的主业中分离出去,多经变身法人企业,营业收入单设账户。铁路局的站段根据需求也自设多经企业。今年上半年,铁道部已大致敲定货运价格浮动权交由铁路局的放权改革,多经并归主业是紧随其后的新改革举措。铁道部财务司提供给世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多经收入被划归到“其他收入”一项中,从2004年的1036.23亿元一路增至2008年的1898.12亿元,铁道部的总收入则从2004年的3300.56亿元增至2008年的5333.88亿元。
据铁路知情人透露,2010年铁路多经业务收入已达到2000亿元。据了解,目前,全国铁路多经企业达数千家,并跨多个行业。在多经运营体制内,多经企业的发展战略由主业的战略决定,没有自主发展空间。多经的业务涉及到铁路局的多个部门,由于铁路局属于计划行政,使得本已进入市场经济的多经企业受到行政命令内条条框框的发展约束。
目前铁道部对运输主业和多经企业的管理方式为:客货主业运输实行统一定价、跨局作业,由铁道部统一清算并进行利润分成;铁路多经企业,属于铁路局自设,营业收入归铁路局自有,铁路局只将总体收入数据上报铁道部。部分铁路专家认为铁道部这样做,主要是基于目前资金不足考虑。在我们看来,此项举措正是铁道部因高铁事件引起融资困难、经营难以好转的自救举措,更是集权思维的体现。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