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10月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论坛(2011)上表示,全球经济危机已经深化,目前处于长期低速增长和长期波动的时期。预期这个时期可能延续10年左右。
第一财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10月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论坛(2011)上表示,全球经济危机已经深化,目前处于长期低速增长和长期波动的时期。预期这个时期可能延续10年左右。
对于市场上普遍的“二次探底”之说,李扬认为,目前的危机是2007年开始的经济危机的延续。经济危机并没有过去,因此“探底是必然的过程”。
李扬分析指出,此次全球经济危机,是以极端的形式反映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具体来看,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达经济体因过度消费而产生的负债经济的弊端早已彰显。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消费拉动为基本特征。当消费超出收入水平,就形成了过度消费,由此带来低储蓄和过度借贷,引发债务危机。
产业结构方面,李扬指出,作为全球经济体的“核心”,发达经济体主要集中于发展高端制造业、高附加值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同时致力于“制造”并向其他国家输出各类“规则”、“标准”和“秩序”。另一方面,作为全球经济体体系的“外围”,广大新兴经济体则主要依赖低廉的劳动成本,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为代价,从事传统制造业。
目前,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产出中的增量贡献继续超过发达经济体,并成为全球增长主要驱动力,完全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发展模式正在逐渐弱化。
李扬同时指出,此次全球经济危机发端于金融领域,问题主要是高杠杆化。因此,其恢复就需要“去杠杆化”。李扬表示,“去杠杆化”本质是一个修复资产负债表的过程,需要提高国民储蓄率。他预期,这是一个痛苦的长期过程,提高储蓄率会对经济恢复产生紧缩作用。
此外,李扬认为在此次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角色“非常特殊而且多重”,不可高枕无忧。一方面,中国是现行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秩序的受益者;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其诉求也在增加。
李扬认为,“如果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恢复还需要很长时间,那么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转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比发达经济体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实现国内经济的转型。”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