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CPI已从上月开始掉头向下,今年稳物价的政策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CPI已从上月开始掉头向下,今年稳物价的政策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昨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内地未来将长期面对成本上升、外围输入型通胀压力,未来五年的物价压力要高于过去五年。
货币、财政联动抗物价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2%,虽然已经连续多月出现回落,但是,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类,仍然是上涨的主要动力。
不仅如此,多家机构认为到年底之前,CPI仍将维持高位运行,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测今年全年CPI将达到5.5%。
卢中原认为,明年的通胀压力要小于今年。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未来五年的物价压力会高于过去五年。内地未来将长期面对成本上升及外围输入型通胀,但必须关注由食品价格进一步拉动CPI的可能性。
而防止三类产品价格上涨则是未来的重点,包括农产品、房地产及资源类价格的反弹,而只靠收紧货币政策不足以应对物价上涨压力,必须配合财政政策及优惠企业的竞争政策措施调控。
“未来,治理通胀当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要更巧妙地结合到一起。财政政策对于低收入群体和影响最大的人群的保护是最为直接的,而且对引导结构调整也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控制成本上升和输入型通胀,就需要这两项政策更好地配合起来。”卢中原说。
“十三五”经济增速回落
对于中国高速增长的态势能够维持多久,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卢中原透露,根据国务院研究中心课题组的分析预测,到“十三五”,中国经济的总体速度会开始放慢,速度低于“十二五”。东部地区经济增速的减缓是最明显的迹象。不过,因为中西部地区的体量有限,虽然有利于维持经济整体的较快增长,但是不能够起到主导作用。
“可以预见,从‘十二五’后期开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合理区间可能会比前30年收窄,在‘十三五’期间,经济总体增速会逐步放缓。这是未来的趋势,需要依靠改革、增长方式的转变寻找新的动力。”卢中原说。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