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以来,香港产业资本爆发回购潮,各项“回购指标”超过之前金融危机时期。
第一财讯:以下为三大报9月29日财经新闻要点:
*《中国证券报》
前8月期货公司净资本总额增长15.31%
证监会28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共有163家期货公司,净资本总额290亿元,比去年底增长15.31%,是2006年底的6.4倍,全行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8月底,期货市场保证金规模为1889亿元,比去年底增长11.22%,是2006年底的9.4倍;法人客户持仓比例近50%。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QFII等机构投资者正有序参与股指期货市场。期货公司在帮助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A股“独行”缘自内因
二季度以来,A股走势受欧美股市的影响明显弱化。这既表现为在欧债危机爆发时,A股跌幅远小于欧美股市,也表现为当欧美股市出现阶段反弹时A股基本“无动于衷”。上述走势特征表明,外部因素恐非决定当前A股运行趋势主要力量。判断市场何时走出底部,还要从国内宏观经济身上寻找答案。
首先,通胀水平持续高企导致调控政策难以放松。预计未来几个月CPI涨幅虽有望逐步回落,但回落过程可能十分缓慢;此外,货币政策紧缩效应导致企业间接融资难度增加,相应增大股市供求不平衡程度。其次,经济下行周期尚未结束。虽然国内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较小,但下行趋势比较确定。在决定宏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除去消费表现比较稳定外,投资和出口都继续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卢中原:宏观调控基本指向暂不需大调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28日在国新办宏观经济形势新闻吹风会上表示,今年我国经济增速仍将在9%以上,对于“硬着陆”的担心是不必要的。明年我国经济增速会小幅回调,物价上涨压力将比今年有所减轻,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基本指向暂时不需要大的调整。
标普报告:加强财政制度促进地方债务管理
标准普尔公司28日发布报告称,中国加强公共财政制度的计划可能推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处于可管理水平,从而在限制地方债的攀升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报告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攀升归咎于地方政府收支可能的错配、资产负债表外安排的不透明以及疲弱的财务管理。
外资“看空”人民币 升值格局未逆转
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创出新高,但NDF市场显示出人民币贬值预期。在美元指数强劲反弹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将导致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专家认为,短期人民币走势还取决于美元走势,人民币有回调的可能,但汇率不会发生大幅逆转。
银监会:前7月小企业贷款增万亿元
银监会监管二部主任肖远企28日表示,截至7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达9.85万亿元,是2008年的2.4倍,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8.9%;小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1.0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88亿元。
31个省级矿业权交易机构建成
国土资源部网站28日公布,31个省(区、市)省级矿业权交易机构已经全部建成,各地地市级交易市场也将于10月建成。国土部相关人士表示,这意味着我国矿业权有形市场建设体系粗具雏形。
美联储高层质疑扭转操作
美联储上周议息会议后宣布采取卖短债买长债的“扭转操作”,这一举措旨在压低中长期利率,帮助美国经济复苏。9月27日,美联储两位高层官员双双发言,对此举措表示质疑。
美国达拉斯储备银行行长理查德·费舍尔表示,新刺激举措难以奏效,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可能会对就业创造产生不利影响,增加经济担忧。他同时称,美联储的此项操作可能吓跑消费者,并对银行盈利构成压力。当天,美国亚特兰大联储银行行长洛克哈特也表示,由于货币政策的传送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修复,扭转操作作用不会太大。他不认为美国经济将再度收缩。”
欧盟计划征收金融交易税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9月28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月度欧洲议会例行全体会议上公布了,拟征收金融交易税计划细节。欧盟准备对全球范围内涉及欧洲投资者的金融交易征税。欧盟委员会认为,金融业应当为欧洲银行业危机承担相当一部分合理的成本。
英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渐行渐近
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委员迈尔斯27日表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已经渐行渐近了,货币政策委员会需要拥有大量的‘弹药’刺激英国经济复苏。”
*《上海证券报》
小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拟提至5%
银监会相关人士28日称,《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的细则正在拟定之中,其中对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将提高到5%。
银监会监管二部主任肖远企在银行业协会举办的“银行前沿问题大讲堂第十五讲”上透露,包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全国共有109家商业银行成立了专营机构。据银监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各主要商业银行的专营机构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已超过全行新增小微企业贷款的60%。特别是部分城市商业银行80%-90%的客户是小微企业,户均余额大多在100万元以下。
H股爆发回购潮 内地房企一马当先
9月以来,香港产业资本爆发回购潮,各项“回购指标”超过之前金融危机时期。据融聚资讯统计,9月1日至26日的18个交易日里,共有78家公司进行了405次回购操作,共涉及16.1亿港元,相当于日均回购8942万港元。
而本周三个交易日回购自家股票的公司家数分别达47、52、44家。多家内地房企榜上有名。融聚资讯的统计显示,9月以来回购金额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是腾讯控股、世贸房地产、德昌电机控股、第一太平及雅居乐地产,回购金额分别为2.91亿、2.88亿、1.07亿、1.04亿及1亿港元。其中,世贸房地产和雅居乐地产均为内地的房地产公司。还有远洋地产、合生创展和中渝置地等三家内地地产公司在9月1日至9月26日期间分别回购了745万港元、2306万港元及1148万港元。
外围经济低迷致贸易摩擦频发
国家发改委网站28日刊发《当前外贸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动向》一文指出,今年前8个月,我国一般贸易持续逆差,加工贸易顺差增加。外围经济低迷让贸易摩擦频发,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制度、自主创新政策等体制制度性摩擦日趋激烈。
发改委指出,体制制度性摩擦日趋激烈。今年以来,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贸易救济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有所下降,但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强度依然不减,而且人民币汇率制度、自主创新政策、新能源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市场准入等宏观经济问题渐成贸易摩擦热点。
重大工程陆续启动 “十二五”航天产业发展将提速
全球瞩目的天宫一号即将奔向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昨天宣布,天宫一号瞄准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分析人士认为,天宫一号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它不仅将开启中国的空间站时代,更将对整个航天产业起到巨大拉动作用。据悉,“十二五”期间,发射“百箭百星”、北斗导航工程、自主开展火星探测等一大批航天重大工程将陆续推进,中国航天产业新时代即将开启。
国家电网将投1.6万亿建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28日向媒体表示,国家电网在“十二五”期间预计将投入约1.6万亿元用于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其中输电和配电网建设各占50%。
舒印彪在28日举行的“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在这1.6万亿资金的来源中,国家电网公司将出资20%的资本金,其余大部分将来自于银行和发行债券。
第二条特高压交流线路获准建设
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规划建设的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日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这是我国第二条获准建设的特高压线路。据悉,该工程比第一条晋东南—湖北荆门线路工程规模要大一半以上,这标志着特高压交流工程进入加快启动阶段。
“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方案出台 内河船舶制造业将受益
交通运输部28日发布《“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称,将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用于水运节能减排体系建设、试点工程补偿、推广项目激励、研究开发资助和标准规范制定等。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在此《方案》指引下,内河运输建设以及内河船舶技术有望全面升级,相关公司如潍柴重机等有望从中受益。
芬兰批准EFSF 规模扩大方案
芬兰议会28日批准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规模扩大方案。
去年5月,为帮助陷入融资困境的希腊,欧盟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希腊提供1100亿欧元(约合1585亿美元)的三年期救助方案,而希腊则同意采取财政紧缩措施削减巨额财政赤字。今年7月21日,欧元区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并达成协议。根据这一协议,欧元区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私营部门一起,为希腊再提供1090亿欧元贷款,并将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规模从2500亿欧元扩大至4400亿欧元。
*《证券时报》
李克强:各方应对危机措施差异较大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昨日会见参加“监测国家发展:问题与挑战”国际论坛的国际组织和28个国家计划和统计机构负责人时说,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起伏,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和瞬间多变,使各方对未来增长看法分歧增多,应对措施差异较大。他指出,中国政府将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深圳拟实施保险中介保证金制度
记者从深圳某财险公司处获悉,深圳保监局日前向辖区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下发《关于开展深圳保险中介市场综合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针对保险公司虚构中介业务、保险中介虚开中介业务发票、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数据不真实等痼疾开展整顿工作。
据通知,深圳辖区拟全面实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证金制度。上述意见稿要求,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于2012年1月1日前缴存保证金,所缴存保证金的比例和额度必须符合《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监管规定》、《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相关要求。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缴存的保证金应当以银行存款形式专户存储至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同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为防范自身经营风险,可自行选择投保职业责任保险,但投保职业责任保险不得替代缴存保证金。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