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历了上周的阴霾之后,金融市场又开始期盼紧缩政策尽早退出。但这恐怕仅仅是一厢情愿。虽然上个月的CPI通胀率出现下降,但近期的食品和非食品价格数据都不容乐观,下半年CPI仍然将维持在高位。即使通胀出现拐点,但政策的转向也需要半年左右的考察期。
经历了上周的阴霾之后,金融市场又开始期盼紧缩政策尽早退出。但这恐怕仅仅是一厢情愿。虽然上个月的CPI通胀率出现下降,但近期的食品和非食品价格数据都不容乐观,下半年CPI仍然将维持在高位。即使通胀出现拐点,但政策的转向也需要半年左右的考察期。
短期内的物价变动在研究通胀时并没有太大的意义,8月份通胀率下降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经历了2008年到2009年的一轮信贷急速扩张之后,中国经济始终没有摆脱通胀的困扰。今年上半年市场各方普遍预期通胀将在下半年出现拐点,但这个拐点迟迟没有出现。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通胀形势已经有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野村证券新任的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近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非食品通胀高位运行显示出中国的通胀形势与过去10年相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未来5年的CPI通胀平均为5%左右,高于过去10年2%的平均水平。
他表示目前中国GDP的增速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暗示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可能正在发生改变。其次,通胀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因为非食品价格迅速上升,攀升至10年来的最高水平。张智威称,大概来看有7个因素导致中国的通胀将在未来几年内居高不下:过剩劳动力的消失、需求增长而潜在产出降低、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和能源成本的提高、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业生产的挤出效应、农业产出面临下行风险以及全球流动性泛滥等。
张智威表示,非食品通胀将在未来起到更重要的作用,随着要素价格的上涨,中国产品出口价格也将继续加速上扬,这或将影响到全球价格。
本周IPO市场将迎来大盘股中国水电的发行,此外还有2只创业板新股和一只中小板新股。市场对于IPO节奏国庆后将有所放松的传言也是一厢情愿。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如果照走老路,以行政手段强加干预,只能是扭曲市场的基本功能。
另外目前新股发行已经很大程度上实现市场化定价,如果市场真的资金紧张、信心不足,那么新股也很难发得出去。近一两个月来新股虽然能发得出去,但是投行在定价时普遍较保守,甚至有的被迫缩减发行规模,这说明市场机制已经发挥作用。如中国水电的发行规模从35亿股减少到30亿股,最高融资规模降低至144亿元。
本周六统计局将公布9月的第一个经济数据——PMI。此前公布的汇丰PMI预览再次下降至49.4,低于上月终值49.9,在8月短暂反弹后再次回落。如果最终的数据不出现大的变化,汇丰制造业PMI就已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分水线50下方。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对于经济前景的担忧将增加。
不过,西班牙对外银行近期的一份报告称,由于季节性因素,9月份的PMI较上个月仍将有所上升。此外综合来看,该行仍然相信经济软着陆是大概率事件。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