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中国需对拉美的作用加以调整

2011-09-22 16:08:00 | 作者: 来源:一财网

【编者按】《第一财经日报》9月22日从世行获得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过去10年的强劲增长新的关键推动力量;报告认为,中国要想在拉美地区发挥持久的积极影响,就需要对其作用加以调整和发展。

  第一财讯:《第一财经日报》9月22日从世行获得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过去10年的强劲增长新的关键推动力量;报告认为,中国要想在拉美地区发挥持久的积极影响,就需要对其作用加以调整和发展。

  世界银行拉美与加勒比地区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发布了一份名为《拉美与加勒比地区的长期增长:中国制造?》的报告。对拉美来说,当下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与中国的关系,把近期以来的积极复苏转化为未来的可持续的强劲增长。

  世界银行拉美地区首席经济学家奥古斯托·德·拉·托利说:“几乎没有证据显示中国能够在促进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生产率增长方面发挥作用。在目前美国和欧洲经济表现疲软的新的大背景下,一个关键问题是拉美地区能否利用与中国日益加深的联系,将其转化为一个长期增长的重要来源。”

  研究报告认为,拉美地区与中国这个东亚巨人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稳定来源,这已在两年前爆发的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以及目前席卷欧美地区的市场动荡中得到证实。

  报告指出,“东亚四小虎”的黄金时代的特征是: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和来自日本的外国直接投资,配合大力广泛传播技术与知识。而中国与拉美关系的第一个10年非常缺乏这种前景广阔的交流。

  中国已成为一些拉美大国的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是围绕以拉美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换取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低技术商品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的贸易通常限制了技术和知识分享带来的潜在收益。

  报告强调指出,这并不是说拉美地区没有从大宗商品热潮中获益。有一些亮点显示,拉美某些大宗商品行业得益于技术创新,并为本地创造了高质量的就业。例如,秘鲁和智利广泛的地方企业网络分别得益于他们与采矿业和三文鱼养殖业的联系,而南椎体各农业生产国显示出从新技术部署和生产率提高中获益。

  然而,在这些有利条件更为普及之前,很难预计拉美地区何时才能开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美地区在整个20世纪的经济增长表现相当惨淡——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上保持在相当于美国的30%。与此相反,东亚各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从上世纪60年代仅相当于美国的15%大幅稳定上升,到2010年已达到美国的70%以上。

  拉美地区在现阶段面临着强劲的经济活动带来的通胀压力,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提醒:拉美地区趋向于撞上比较低增长率水平上的“结构性速度极限”。

  新兴亚洲的高增长经济体能够在不带来通胀的情况下保持6%~9%的年增长率,而大多数拉美经济体只能在增速低于5%的的情况下长时间地保持无通胀增长率。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