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央视播出了一条重大新闻:袁隆平领衔的超级稻“种植基地今年冲刺亩产900公斤”。尽管这条消息是喜人的,但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粮食问题远比想象严重。
9月15日,央视播出了一条重大新闻:袁隆平领衔的超级稻“种植基地今年冲刺亩产900公斤”。尽管这条消息是喜人的,但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粮食问题远比想象严重。
早在2008年袁隆平就开始冲刺,而准确测产结果是,即便在这块位于邵阳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嘴村一块102亩的试验田中,只有“部分”“丘块”亩产“可望”突破900公斤。在此之前,袁隆平领衔选育的超级杂交中稻甚至在云南等地创下过小面积亩产1200多公斤的历史纪录。也许难以置信,“超级水稻”被部分资深育种专家视为“伪概念”——它仍然是普通杂交水稻,它的“冲刺”依赖于小气候和特殊培育技术。也就是说,实验室中的“超级水稻”的推广,早在几年前就触摸到了资源约束的天花板。
“超级水稻”意味着“超级耗水”和“超级耗氮肥”,现在它们完全跟不上了。于是中科院院士张启发提出“绿色超级稻”,两年前,他的“BT汕忧63”获批,现在这种稻种和稻米已经遍布两湖、江南和巴蜀,它风靡的原因是在一种叫“汕忧63”的已退役种子中植入抗虫BT和抗褐飞虱基因,也就是说,它属于转基因家族。
而最近,关于国务院当初批给它“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是否妥当,正引起剧烈争议,并最终导致国务院排查转基因的民间生产,其结果可能相当令人震惊。更有甚者,如果近几年洛阳纸贵的玉米良种“先玉335”日后被果真严检出转基因谱系,那么贡献半壁江山的敦煌种业和登海种业两只股票恐怕会崩盘。当然,反之则可能如日中天。
实际上人类目前无法实证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这也正是袁隆平内心的纠结。稻种深刻的代表了中国农业战略的迷茫。中国农业的困局,只是上世纪80年代东南亚的翻版:工业掠夺农业,农业掠夺资源,资源抵达极限。2008年以来的粮价上涨,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作为全球最大谷物生产商,中国农业成本中枢升腾。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