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生产出现瓶颈

2011-09-20 09:51:21 | 作者: 安邦咨询来源:华财网

【编者按】央视播出了一条重大新闻:袁隆平领衔的超级稻“种植基地今年冲刺亩产900公斤”。尽管这条消息是喜人的,但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粮食问题远比想象严重。

 

  9月15日,央视播出了一条重大新闻:袁隆平领衔的超级稻“种植基地今年冲刺亩产900公斤”。尽管这条消息是喜人的,但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粮食问题远比想象严重。

  早在2008年袁隆平就开始冲刺,而准确测产结果是,即便在这块位于邵阳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嘴村一块102亩的试验田中,只有“部分”“丘块”亩产“可望”突破900公斤。在此之前,袁隆平领衔选育的超级杂交中稻甚至在云南等地创下过小面积亩产1200多公斤的历史纪录。也许难以置信,“超级水稻”被部分资深育种专家视为“伪概念”——它仍然是普通杂交水稻,它的“冲刺”依赖于小气候和特殊培育技术。也就是说,实验室中的“超级水稻”的推广,早在几年前就触摸到了资源约束的天花板。

  “超级水稻”意味着“超级耗水”和“超级耗氮肥”,现在它们完全跟不上了。于是中科院院士张启发提出“绿色超级稻”,两年前,他的“BT汕忧63”获批,现在这种稻种和稻米已经遍布两湖、江南和巴蜀,它风靡的原因是在一种叫“汕忧63”的已退役种子中植入抗虫BT和抗褐飞虱基因,也就是说,它属于转基因家族。

  而最近,关于国务院当初批给它“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是否妥当,正引起剧烈争议,并最终导致国务院排查转基因的民间生产,其结果可能相当令人震惊。更有甚者,如果近几年洛阳纸贵的玉米良种“先玉335”日后被果真严检出转基因谱系,那么贡献半壁江山的敦煌种业和登海种业两只股票恐怕会崩盘。当然,反之则可能如日中天。

  实际上人类目前无法实证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这也正是袁隆平内心的纠结。稻种深刻的代表了中国农业战略的迷茫。中国农业的困局,只是上世纪80年代东南亚的翻版:工业掠夺农业,农业掠夺资源,资源抵达极限。2008年以来的粮价上涨,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作为全球最大谷物生产商,中国农业成本中枢升腾。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