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尽管并非最好时机,但可能是最佳选择。9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连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愿意在欧洲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继续加大对欧洲的投资,此番表态被认为释放出外储将增资欧债的信号。
尽管并非最好时机,但可能是最佳选择。
9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连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愿意在欧洲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继续加大对欧洲的投资,此番表态被认为释放出外储将增资欧债的信号。
全球经济的三道坎
在希腊主权债务收益率破百,意大利债务前景堪忧之际,从投资收益角度看,增持欧债并非最佳时机。
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呈递决策当局的建议中直陈,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正面临着意大利巨额融资需求到期、“欧猪五国”还债高峰、发达国家经济低迷等三大挑战。
近期的最大挑战来自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元区大型债务国,从2011年9月开始到年底,意大利累计将有超过1600多亿美元的巨额融资需求,包括为财政赤字融资和到期债务的还本付息。该机构指出,如果意大利再度出现融资困难,在现有的欧元救助机制下,欧盟将无法挽救意大利的危机,很可能出现新一波重大的金融动荡。
中期挑战则将发生在2012~2014年期间,届时,所有“欧猪五国”将迎来偿还债务的最高峰,与此同时,市场还将检验这些国家紧缩财政计划的执行情况。“一旦在2010~2011年期间为获得IMF和欧盟救助机制资金而承诺的减赤计划没有按时完成,市场将对这些国家彻底失去信心。”
在该机构看来,长期挑战则在未来十几年内,包括美国、日本和欧盟在内的所有发达国家,主权债务的可持续性将因人口老龄化、经济持续低迷增长、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而受到极大的影响,最终走上全面的债务危机道路。
投资收益之外的考量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此时的介入被认为有着投资收益之外的更多考量。
在表达投资欧洲意愿的同时,温家宝同时表达了中国政府的条件,即希望欧洲能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外储购买欧债不能单纯理解为金融投资,也考虑政治上的效果。”建行高级分析师赵庆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欧洲需要中国的资金,而中国巨额外储则提供了政治谈判的筹码。”
政治考量之外,作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支持欧美经济复苏,也切合中国自身利益。
上述国有大行的建议中指出,中国应继续支持美国和欧洲国家应对债务危机的冲击。在该机构看来,近期之内,债务危机尚不能导致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美国支柱地位继续存在,欧洲仍是重要一极。“中国应当积极支持欧美国家应对危机,推动世界格局变化以缓慢、稳健的步伐实现,避免出现剧烈的动荡。”
“支持欧洲也是等于支持整个世界经济,也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昨日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当然这肯定是有条件的,也不是说不分青红皂白,没有任何限制的,总理讲的,也还是有条件的。”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