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 中国应转向刺激内需

2011-09-15 08:53:00 | 作者: 来源:一财网

【编者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时指出,目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加大。《中国证券报》9月15日援引多位专家认为,当前全球正处于经济复苏期,虽然复苏周期较长,但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

  第一财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时指出,目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加大。《中国证券报》9月15日援引多位专家认为,当前全球正处于经济复苏期,虽然复苏周期较长,但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指出,从2008年到现在,西方国家经济仍处于一个债务整理过程,且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疲弱状态是一个很合理的经济现象。“而整个经济在回归到均衡水平的过程中间一定是非常疲弱的,所以这个经济调整和复苏的过程会比较长,但是并不意味着‘探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则认为,未来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在增大,但并不是已经陷入衰退。“如果不确定性没有解决,就可能导致衰退。”

  陈凤英指出,美国没有把财政赤字当成主要问题,而更希望保证经济增长,所以未来还是有可能实行量化宽松。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这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起了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流动性泛滥,还会使得我国长期面临非常难的宏观经济调控抉择。

  刘煜辉也表示,未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或在所难免,但是“量化宽松的作用将越来越小”。他指出,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4500亿美元的刺激就业计划,但在美国财政赤字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刺激政策向上的空间十分有限,在刺激政策实施的尾声,美国经济有可能重新陷入低速增长。

  陈凤英认为,虽然世界经济依然在复苏的轨道上,但是复苏的速度和动力不够。“去年,世界经济增长达5.1%左右,预计今年也会有4%左右,但是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上升。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没有就业是最大的问题。”

  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刘煜辉认为,此前扩张型的政策是不可持续的,必然要转向一个相对中性的政策。

  他指出,目前我国各项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明显出现减速迹象。一方面是宏观决策层主动作出调整,想让经济增长向“软着陆”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当前高通货膨胀压力等因素,使得我国不得不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

  陈凤英则认为,新兴市场国家还是有手段和空间去刺激经济复苏的。中国仍需要刺激消费,不能希望仅依靠出口拉动经济。

  她还认为,我国仍需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国仍然面临通胀问题。我们应当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去治理房地产等过热的领域。”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