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昨日,北京大学图书馆三层,几名工作人员锁上还未正式开业的“苹果体验中心”大门。本报记者 薛珺 摄
学生担心商业化破坏学习氛围;商家称可方便师生;北大表示有利于师生了解数字化技术
本报讯 (记者 申志民) “苹果体验店”进驻北大图书馆。昨日,在北大BBS论坛上,网友发帖称,近日,北大图书馆内,“苹果体验店”正在装修。部分网友表示,不该让图书馆增加商业化色彩。
对此,北大图书馆相关人员称,和“苹果”合作是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的呈现,有利于师生了解更多信息技术。
商家
学生可享“教育价”
昨日,在北大图书馆三楼南侧,40余平方米的图书馆一角被安装上透明玻璃门,门内新设置了几个白色柜台,墙壁上贴有“苹果体验中心”字样,工作人员在进行收尾工作。
该店一刘姓店长说,这个“苹果体验中心”主要展销苹果产品,拟定下周二前开业。刘店长称,在图书馆开“苹果店”可以方便师生。
“这里采用‘教育价’,低于市场价7、8个百分点。”刘店长说,公司还在首都经贸大学等高校内或周边开设体验店,但“在图书馆开店,北大还是首家”。
学生
商业化影响学习氛围
昨日,有网友在北大BBS发帖称“要不是露出苹果标志,我以为只是小改造”。该网友质疑,“公然让商业企业进驻图书馆,经过师生的同意了吗?”
在图书馆内,多名学生表示,引进商业化经营会破坏学习环境。一名正在看书的博士生说,图书馆是校园最宁静的地方,把门店直接开在这儿,商业化必然会影响学习氛围。
部分学生认为,如果数码产品仅是在图书馆展示或让学生体验,可能会让师生在信息技术等方面受益。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如果价格能优惠师生,进图书馆又何妨”。
图书馆
原则上不建议销售产品
北大图书馆馆长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证实,图书馆确实与“苹果”合作,这样能让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有利于师生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除‘苹果’外,之前图书馆也与汉王等商家合作”。
该工作人员称,“苹果体验店”开进图书馆,“原则上不建议销售产品,只用来展示和体验”。对于店长所说的“教育价”以及商业化是否影响学习环境等问题,该工作人员称“我们将考虑尽量避免过度商业化”。
■ 相关新闻
传媒大学教室变身咖啡馆
本报讯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教学楼里新开两家咖啡馆,其中一家由教室改成。此举引发学生热议。
在该校第一教学楼2楼楼梯口,一家咖啡馆一侧的墙体是透明玻璃,学生上下楼都能看到。在咖啡馆内,一块黑板挂在墙上,几名学生正在喝咖啡。学生们说,咖啡馆所在的房间以前是教室。
此外,48号教学楼3楼大厅也正准备开一家咖啡馆。大厅内放着几张沙发及前台,目前尚未营业。
多名学生称,教学楼开咖啡馆有助于同学交流,“但最好在隐蔽处,开在教室难免影响学习氛围”。也有同学认为,教室变咖啡厅会让校园过于商业化。
咖啡厅老板郑女士表示,两家咖啡馆均是她开的。“我是通过招标进来的。”郑女士说,两家咖啡馆均为100平米左右,选址都是和学校后勤部门协商后决定的。其中,48号楼的那家准备在十一前开业。
对此事,该校后勤部管理人员拒绝接受采访。该校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则表示对此事不知情。
■ 专家观点
引入商业应征求师生意见
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认为,学校开专卖店或咖啡厅等现象,在国外并不罕见,但前提是不影响教学,不扰乱学校秩序,且要真正服务于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
熊丙奇教授说,一些商家与高校合作,捐助一些设备等供师生体验,“如果要求商家进驻校园后完全不进行商业化活动,几乎不可能。不过,过度商业化在学校也不合适。”
他建议,高校开设咖啡馆或体验店等,应事先与学生沟通,充分征求师生的意见。(来源:新京报)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