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专家:美欧二次衰退的可能不大

2011-09-14 11:53:00 | 作者: 来源:一财网

【编者按】央行旗下《金融时报》9月14日刊发对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李向阳的专访,李向阳表示,美欧重陷衰退的可能不大,除非政府不作为,否则其陷入二次衰退的概率应该不超过30%。

  第一财讯:央行旗下《金融时报》9月14日刊发对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李向阳的专访,李向阳表示,美欧重陷衰退的可能不大,除非政府不作为,否则其陷入二次衰退的概率应该不超过30%。

  李向阳指出,目前来看美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利润相对状态最好,而来自家庭的消费需求疲软以及政府财赤不可持续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对于可采取的应对政策,李向阳表示,短期来看,美国经济需要通过实施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来获得提振,但会对中长期经济前景构成隐患;要避免中长期隐患,美国政府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降低财赤和债务,但这种着眼于长期的努力又势必会拖累经济复苏。

  欧洲方面,他认为,欧洲问题题与美国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目前欧债危机的短期决定因素是政治信心,如法、德等核心国家能否就援助协议达成一致、南欧国家在整顿财政纪律方面能否确有作为等。

  李向阳指出,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尽快找到新的支柱产业是其重新崛起的希望。金融业受2008年危机打击最大,短期内难回支柱地位,而传统制造业现在也看不到明显起色。对于美、欧、日来说,未来的希望只能放在新兴产业上,如围绕低碳概念的新能源产业,但他也指出,这将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

  对于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溢出效应,李向阳表示,如果美国2013年财政赤字扩大,推出QE3或是变形的QE3,如将美联储持有的短期债转化为长期债等,就必然会导致流动性大量增加,从而加大新兴经济体的输入型通胀压力。而美元和欧元走低与两大经济体内部通胀压力加大的事实,客观上也将使其债务转移出去,从而将美欧主权债务问题国际化。

  同时,如发达经济体选择大手笔应对财赤和债务挑战,过渡到财政可持续的水平,其结果势必是需求疲软,从而打击新兴经济体的出口。

  李向阳强调,发达经济体的衰落,意味着全球经济进入整体低增长的时期,滞胀风险加大。新兴经济体要填补发达经济体动力不足就必须继续不断投入,而这自然会导致经济进一步过热。因此,如果发达经济体一蹶不振,新兴经济体将很难独善其身。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