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出口加工贸易,这个伴随改革开放每一步的“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在30多年的发展中曾对中国经济的崛起起到过关键作用,但在近年来成为了中国经济转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出口加工贸易,这个伴随改革开放每一步的“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在30多年的发展中曾对中国经济的崛起起到过关键作用,但在近年来成为了中国经济转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当前的出口加工贸易区走到了十字路口,在经济增长结构转型的重任下,有声音认为应该逐步予以取消。”接近海关的一位官员表示。江苏是中国第二大贸易大省,向来被视为外贸风向标,而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近段时间带队一直在江苏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称,海关总署此行最大的目的在于摸底出口加工贸易区。据悉,建议逐步取消出口加工贸易区的官方声音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响起,率先提出这一改革思路的是财政部。其原因在于,此模式带来的税赋正在逐渐减少、对地方经济贡献小、极大消耗了国家资源以及频频攀升的国贸顺差。
不过,商务部认为,出口加工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解决了中国的庞大就业劳动大军,仍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主要支撑中国的经济。知情人士表示,两部委就争议已分别向国务院上书各自陈述,而国务院则要求作为执行部门的海关总署给出自己的独立意见。
此外,在此次调研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汇报思路是:在出口加工贸易区的转型升级中,将加工贸易引入海关的特殊监管区集中监管,此举“使得区内加工贸易企业向内销转型,产业链成条理。”不过,从接近海关的人士处获悉,加工贸易区转型真正的压力则是“泛滥”。自东莞在经济特区设立中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开始,国内各地纷纷仿效,特别是地方申请时无门槛。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