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加坡超越瑞典上升至第二位,瑞士连续第三年拔得头筹,美国连续第3年排名下滑,下降一位至第5名。而中国继续进步,最新排名第26位,大幅领先金砖五国其他成员。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9月7日发布了《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该报告显示,在今年的最新排名中,新加坡超越瑞典上升至第二位,瑞士连续第三年拔得头筹,美国连续第3年排名下滑,下降一位至第5名。而中国继续进步,最新排名第26位,大幅领先金砖五国其他成员。
此外,日本排名第9,下降三位,但仍在前10名之列。香港排名第11位,中国台湾排名第13位。马来西亚跃升5位至第21名,紧随澳大利亚之后。尽管在前30位中有着强劲表现,亚洲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的显著竞争力增长势头在趋于放缓。包括印度尼西亚位居第46、印度位居第56位和越南位居第65位在内的一些国家排名止步不前,正如人们所担心的,保持它们增长动力所必须的改革和投资迟迟没有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排名连续第三年下滑,今年又下降一位至第5名。除了宏观经济越来越脆弱之外,美国制度环境的某些方面继续让一些商界领导者感到担忧,尤其是公众对政治人物的信任度较低和对于政府效率低下的担心。但积极的一面是,自从金融危机以来,银行和金融机构首次出现了复苏,它们被认为是比之前更健康和高效了。
在欧元区,德国继续位居前列,尽管下降了一位至第6名;荷兰位居第7位,排名上升一位,法国下降三位至第18名。提升竞争力的改革将在振兴此地区的增长和应对其关键挑战、财政整顿和顽固的失业问题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排名结果表明,“发达经济体的竞争力在过去7年间停滞不前,但很多新兴市场的竞争力却有了改善,让它们的增长更加稳健,这反映出经济活动正在从发达经济体转至新兴经济体。 ”
在大型发展中经济体中,中国排名第26位继续保持领先,排名再次上升一位,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前30名的地位。在其他4个金砖五国经济体中,南非(50)和巴西(53)的排名有所上升,而印度(56)和俄罗斯(66)略有下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报告共同作者沙维尔·撒拉-伊-马丁(Xavier Sala-i-Martin)表示:“在人们再次担心全球经济前景时,政策制定者不能忽视长期的竞争力基本点。为了让复苏更加稳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都必须确保增长是基于生产力的提升。发达经济体(许多都面临着财政挑战和增长缓慢等困境)需要专注于提升竞争力的措施,以创造出良性增长循环,确保实现稳健的经济复苏。”
《全球竞争力报告》的竞争力排行榜以全球竞争力指数为基础,由马丁(Sala-i-Martin)教授为世界经济论坛编制并于2004年引入。全球竞争力指数以12个主要竞争力因素为基础,全面地反映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世界各国的竞争力状况。这些因素包括机构、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就绪度、市场规模、商业成熟度和创新。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