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季度放缓趋势不是非常明显,四季度出口订单下滑程度将更严重
【财新网 】(见习记者 王莉)在央行扩大存准缴纳范围、政府重申通胀调控仍居首要任务后,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可能性不大,经济增速将延续回落趋势,但出口增速在四季度将明显减缓。
法兴银行中国经济师姚炜对财新记者说,三季度经济放缓趋势不会很明显,但从8月中国PMI指数和美国PMI指数来看,四季度中国出口订单下滑趋势将会更严重,四季度经济会明显放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8月PMI指数为50.9%,扭转了持续4个月的下滑走势,较7月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但出口订单指数却跌到50%以下,至48.3%。这是今年3月以来,出口订单指数连续第5个月下滑。8月则比7月骤降2.1个百分点。
姚炜认为,从季度因素来看,无论是国内外,8月的出口订单都应是一个往上走的趋势。“但实际却下滑的非常快,这已经说明国外的需求出现很大问题了”。
从国外需求来看,美国PMI指数也不乐观。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9月1日公布的美国8月PMI为50.6,较7月下滑0.3个百分点,为2009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
国信证券报告称,8月美国PMI指数接近50的临界值,未来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不可避免。
中信建投宏观经济分析师刘之意认为,美国出口下滑导致订单不足,商务活动和雇佣量大幅减少,采购价格大幅下滑,将陷入负面循环。如此情况下,美国去库存仍将持续,中国出口外部环境将持续恶化。
从定量分析来看,PMI出口订单指数领先出口增速大约5-6个月。刘之意说,“这意味着,中国8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的趋势性走低,虽然在短期并不会带来出口增速的大幅回落,但会显著压制四季度的出口增速。”
在央行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准备金缴纳范围后,有学者担心会出现滞后性的超调风险,而四季度出口若明显下行可能验证这一担忧。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区经济学家庄健对财新记者表示,如果到四季度美国的圣诞节消费旺季来临,中国的出口商品大量压在港口,经济下滑影响到就业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才有可能放松。
庄健认为,货币政策的滞后期长度不一。但从2008年的宽松政策及后来的收紧情况来看,中国的宏观政策制定者更看重实际的经济指标表现,而不是依靠学术上的模型和预期来进行决策。■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