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在宏观调控不断加码的情况下,土地市场不再有此前几年的火爆增长。而这一局面对地方财政乃至经济运行的影响几何,则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在宏观调控不断加码的情况下,土地市场不再有此前几年的火爆增长。而这一局面对地方财政乃至经济运行的影响几何,则受到广泛关注。
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30日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今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时透露,上半年,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3.12亿元,同比减收33.75亿元,下降17.14%。
计算可得,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土地出让金收入仅完成年初提出的全年计划目标的四分之一左右。
实际上,这并不是广州所独有的现象。今年以来,在宏观调控不断加码的情况下,京、沪、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以及一些限购比较严格的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都不甚乐观,不但不能延续前几年的巨额增幅,反倒有所下降。
以北京为例,《第一财经日报》从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获悉,相比2010年,今年前八个月的土地出让金总额下降了6.74%。
对此,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研究中心总监回建强指出,这跟供地节奏有关系,一般而言,上半年的供地会比较少。加上现在宏调的大背景下,市场环境不好,土地价格上不去,开发商拿地也比较谨慎。而今年六月以后,不少城市就开始密集推地。
开发商之所以不敢大幅度买地,一方面由于很多公司都已经在去年大量新购土地,目前主要是把手中现有的土地盘活。另一方面,在宏调以及信贷政策趋紧的情况下,要保存足够的现金以备“过冬”之用。
不过,对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而言,土地市场偏冷带来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一线城市以及部分限购比较严格的二线城市而言,虽然上半年土地出让金收入不甚乐观,但这些城市目前已经在努力降低对土地市场的依赖。
相比之下,随着近期二三线城市限购的进一步加码,这些城市的土地财政将可能受到较大的冲击。
张大伟认为,上半年不少地方出现土地流标、底价成交的现象,随着限购升级后,大部分城市土地财政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回建强认为,目前地方政府仍然离不开土地财政,下半年以来加大了土地供应的力度,虽然受宏调影响,中小房企情况不容乐观,但大型房企的情况仍非常良好,他们也可能趁此机会逆势扩张,从而导致市场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
他指出,虽然新一轮限购可能对二三线土地出让产生影响,但相比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限购范围和力度都明显减弱。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