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汇丰屈宏斌认为,中国央行扩大准备金缴存范围,市场不必恐慌,不必担忧紧缩过度
【财新网】(记者 陈璐)针对中国央行要求银行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的影响,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8月29日发表评论认为,这一举措显示抗通胀仍然是中国央行首要政策目标。
“预计央行将不会再上调准备金率。”他将这一政策视为对准备金率上调的替代。
他分析,从政策效果上来说,扩大准备金的计提范围也意味着准备金政策工具效果的强化,并有助于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银行为盈利需要而变相转移存款至理财产品的扭曲行为。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存款净减少6000多亿元。
报告分析认为,央行此举相当于上调准备金率100-150基点。数据显示,保证金存款7月末总额4.4万亿,按照目前19.5%-21.5%的准备金率水平,政策出台后,未来六个月内将总计收紧流动性9000-9500亿元,相当于上调准备金率100-150基点。
自去年10月以来,央行已经上调了准备金率9次,加息5次。经济温和放缓的同时,通胀压力仍然高企。7月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达到三年来的高点6.5%。“尽管我们预计消费物价指数将会在未来几个月逐渐回落,回落的速度可能非常缓慢。”屈宏斌称。
“如果仅考虑央行这一举措对短期市场流动性的紧缩影响,容易造成市场恐慌。”屈宏斌认为不必恐慌,因为货币市场的剧烈动荡也不是央行所愿意看到的。而央行也具备充足的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甚至下调准备金率,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短期流动性冲击。
7月末以来,央行已经在公开市场上连续投放流动性总额1650亿元。未来几个月平均月度到期央票不到2000亿元,央行可以通过回购等操作继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必要时下调准备金率。
屈宏斌提出,抑制通胀仍然是决策层的政策重心所在。经济增速温和放缓,消费物价指数未来可能缓慢回落,对紧缩过度的担忧是过虑了。“此次扩大准备金缴存范围至保证金存款,应是央行本轮紧缩周期的最后一击”。■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