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吉林、黑龙江、西藏、新疆的企业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范围,扩展到境外所有国家和地区
【财新网】(记者 陈璐)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消息称,河北、山西等11个省(自治区)的企业,加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此举表明,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否推进过快,以致加剧外汇流入的争论中,主张扩大派赢得了主动。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称,河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省(自治区)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吉林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企业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范围,从毗邻国家扩展到境外所有国家和地区。
央行的简短新闻稿称,企业和银行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需求不断增长。此次扩大结算地区至全国,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举措,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8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宣布,将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至全国范围。
2010年6月,央行等部委发文,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从五城市扩大到北京等20个省(市、自治区)。■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